加密技术:原理、算法与应用
加密技术的影响与挑战
加密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强力破解公开可用的加密信息,计算机需要运行远超太阳预期寿命的时间,这导致了权力从国家不自觉地转移到个人手中,不过其社会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努力限制这一新技术的传播,从主权国家角度看,互联网的存在就已让审查变得极为困难,再加上强大的加密技术,对大多数政府而言更是构成了威胁。独裁政权意识到持不同政见者使用强加密技术对其统治长久性的威胁,民主政权也认识到牢不可破的加密技术可能被用于犯罪活动,以及传播国家认为不适当的内容,从而对社会秩序构成潜在威胁。
加密的目的与攻击方式
加密的唯一目的是让敏感文档(明文)只有授权者才能读取。但这种保护并非必须永远持续,比如战术信息在一段时间后对对手就失去了价值。在讨论各种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的相对强度时,这一常识常常被遗忘。
对加密材料的攻击不仅限于强力攻击(即穷举所有可能的解密密钥),更多时候是通过用户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作弊”。保护敏感明文不仅仅依赖加密算法本身,还涉及以下问题:
1. 是否在计算机上意外留下了明文副本?
2. 解密密钥是否已泄露?
3. 所使用的加密软件是否已被攻破?
4. 如果使用密码来启用解密密钥,找到该密码是否比进行强力密码分析更容易?
除非每个发送者加密的不同文件(或多个发送者发送给同一接收者的文件)以不同方式(使用不同密钥、不同加密方法或两者兼用)进行加密,否则攻击者就具有战略优势。如果攻击者能读取某一发送者发给某一接收者的一个加密文件,那么他很可能也能读取该发送者发给同一接收者的其他加密文件,这会放大加密过程中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弱点,如人
加密技术原理与应用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8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