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t-banding的解释和相关作用(转载)

本文介绍了CM3内核中的位带操作特性,包括其在内存区域中的应用、位带别名区与位带区的关系及操作原理。此外,还讨论了位带操作在实际编程中的优势,并给出了具体的C语言实现示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M3的存储器系统支持所谓的“位带”(bit-band)操作。通过它,实现了对单一比特

的原子操作。位带操作仅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存储器区域中。

 

位带区与位带别名区的膨胀关系图

 

 

 

 

 

 

在位带区中,每个比特都映射到别名地址区的一个字——这是个只有 LSB才有效的字。

 

支持位带操作的两个内存区的范围是:

0x2000_0000-0x200F_FFFFSRAM区中的最低 1MB

0x4000_0000-0x400F_FFFF(片上外设区中的最低1MB

 

例子:

1.  在地址 0x20000000处写入 0x3355AACC

2.  读取地址 0x22000008。本次读访问将读取 0x20000000,并提取比特 2,值为1

3.  往地址 0x22000008 处写 0。本次操作将被映射成对地址 0x20000000 的“读-改-写”操作

(原子的),把比特 20

4.  现在再读取 0x20000000,将返回 0x3355AAC8bit[2]已清零)。

位带别名区的字只有 LSB 有意义。另外,在访问位带别名区时,不管使用哪一种长度的数据传

送指令(字/半字/字节),都把地址对齐到字的边界上,否则会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

 

 

位带操作的优越性

 

1.      位带操作对于硬件 I/O密集型的底层程序最有用处了

 

 

2.位带操作还能用来化简跳转的判断。当跳转依据是某个位时,以前必须这样做:

  读取整个寄存器

  掩蔽不需要的位

  比较并跳转

  现在只需:

从位带别名区读取状态位

      比较并跳转

 

3.位带操作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是在多任务中,用于实现共享资源在任务间的“互锁”访问。多任务的共享资源必须满足一次只有一个任务访问它——亦即所谓的“原子操作”。以前的读-改-写需要 3 条指令,导致这中间留有两个能被中断的空当。于是可能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紊乱危象:

 

 

同样的紊乱危象可以出现在多任务的执行环境中。其实,图 5.8所演示的情况可以看作是多任

务的一个特例:主程序是一个任务,ISR是另一个任务,这两个任务并发执行。

通过使用 CM3的位带操作,就可以消灭上例中的紊乱危象。CM3把这个“读-改-写”做成一

个硬件级别支持的原子操作,不能被中断,如图 5.9所演示

 

 

5.5.2    其它数据长度上的位带操作

 

 

  位带操作并不只限于以字为单位的传送。亦可以按半字和字节为单位传送。例如,可以使用

LDRB/STRB来以字节为长度单位去访问位带别名区,同理可用于 LDRH/STRH。但是不管用哪一个对

子,都必须保证目标地址对齐到字的边界上。

 

 

5.5.3    C语言中使用位带操作

 

 

 为简化位带操作,也可以定义一些宏。比如,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把“位带地址+位序号”转换成别名地址的宏,再建立一个把别名地址转换成指针类型的宏:

 

//把“位带地址+位序号”转换成别名地址的宏

#define BITBAND(addr, bitnum) ((addr & 0xF0000000) + 0x20000000 + ((addr & 0xFFFFF) << 5) + (bit<<2));

 

//把该地址转换成一个指针

#define MEM_ADDR(addr) *((volatile unsigned long *) (adr));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如下改写代码:

MEM_ADDR(DEVICE REG0) = 0xAB; //使用正常地址访问寄存器,即把0xAB作为DEVICE REG0地址上的值

MEM_ADDR(DEVICE_REG0) = MEM_ADDR(DEVICE_REG0) | 0x2; //传统做法

MEM_ADDR(BITBAND(DEVICE_REG0 1)) = 0x1 //使用位带别名地址

 

请注意:当使用位带功能时,要访问的变量必须用 volatile来定义。因为 C编译器并不知道同一个比特可以有两个地址。所以就要通过 volatile使得编译器每次都如实地把新数值写入存储器,而不再会出于优化的考虑,在中途使用寄存器来操作数据的复本,直到最后才把复本写回——这会导致按不同的方式访问同一个位会得到不一致的结果(可能被优化到不同的寄存器来保存中间结果——译注)

 

 bit-band是Cortex-M3内核中针对某一段区域进行位和字映射的机制,对于位操作,如IO控制LED,相比传递的C语言的位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bit-band 区域将存储器别名区(bit-band alias region)的一个字映射为 bit-band区的一个位. 处理器存储器映射包括两个 bit-banding 区域, 它们分别为 SRAM 和外设存储区域中的最低的 1MB.
下图是处理器的地址空间映射,包含了(bit-banding区域的映射)



Cortex-M3 存储器映射有2个32MB别名区,它们被映射为两个1MB的bit-band 区:

  • 对 32MB SRAM 别名区的访问映射为对1MB SRAM bit-band区的访问
  • 对 32MB 外设别名区的访问映射为对1MB外设bit-band区的访问


映射公式显示如何将别名区中的字与 bit-band 区中的对应位或目标位关联,映射公式如下:
bit_word_offset = (byte_offset x 32) + (bit_number x 4)
bit_word_addr = bit_band_base + bit_word_offset

这里:

  • Bit_word_offset 为bit-band存储区中的目标位的位置
  • Bit_word_addr为别名存储区中映射为目标位的字的地址
  • Bit_band_base 是别名区的开始地址
  • Byte_offset 为bit-band 区中包含目标位的字节的编号
  • Bit_number 为目标位的位位置(0-7)

下图显示了 SRAM bit-band 别名区和 SRAMbit-band 区之间的 bit-band 映射的例子:

  • 地址 0x23FFFFE0 的别名字映射为 0x200FFFFF 的bit-band 字节的位 0:
    0x23FFFFE0=0x22000000+(0xFFFFF*32)+0*4
  • 地址 0x23FFFFFC 的别名字映射为 0x200FFFFF 的bit-band 字节的位 7:
    0x23FFFFFC=0x22000000+(0xFFFFF*32)+7*4
  • 地址 0x22000000 的别名字映射为 0x20000000 的bit-band 字节的位 0:
    0x22000000=0x22000000+(0*32)+0*4
  • 地址 0x220001C 的别名字映射为 0x20000000 的bit-band 字节的位 0:
    0x2200001C=0x22000000+(0*32)+7*4



向别名区写入一个字与在 bit-band 区的目标位执行读-修改-写操作具有相同的作用.
写入别名区的字的位0决定了写入bit-band 区的目标位的值。将位 0 为1的值写入别名区表示向 bit-band 位写入1, 将位0 为0 的值写入别名区表示向bit-band 位写入 0.
别名字的位[31:1]在 bit-band 位上不起作用。写入 0x01 与写入 0xFF 的效果相同, 写入0x00 与写入0x0E 的效果相同.
读别名区的一个字返回 0x01 或0x00, 0x01 表示 bit-band 区中的目标位置位, 0x00 表示目标位清零。位[31:1]将为 0。
注:采用大端格式时,对 bit-band 别名区的访问必须以字节方式。否则访问值不可预知。 

以下是一个根据bit-band区域地址和目标位来计算bit-band alias region映射的对应字节的宏(来源于Atmel ASF的bit-banding Example):

  1. /** 
  2.  *  \brief Calculate bit band alias address. 
  3.  *  
  4.  *  Calculate the bit band alias address and return a pointer address to word. 
  5.  * 
  6.  *  \param addr The byte address of bitbanding bit. 
  7.  *  \param bit  The bit position of bitbanding bit. 
  8.  *  \callergraph 
  9.  */  
  10. #define BITBAND_ALIAS_ADDRESS(addr, bit) \  
  11.     ((volatile uint32_t*)((((uint32_t)(addr) & 0xF0000000) + 0x02000000) \  
  12.                           +((((uint32_t)(addr)&0xFFFFF)*32)\  
  13.                           +(  (uint32_t)(bit)*4))))  

参考资料:《《Cortex-M3权威指南》》

<think>嗯,用户问的是Cortex-M4有没有位带(Bit-Banding)功能。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关于Cortex-M架构的知识。Cortex-M系列处理器中,位带是某些型号的特性,特别是M3M4。但我不太确定M4是否保留了这个功能。 记得以前在M3中,位带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允许通过别名地址访问单个位,这在操作硬件寄存器时非常方便。而M4作为M3的升级版,可能在架构上有一些变化,但通常会保留类似的外设功能。不过,有些资料提到,位带在较新的架构中可能被其他方法替代,或者存在不同的实现方式。 接下来,我需要验证这个信息。查阅ARM的官方文档,或者权威资料,确认Cortex-M4是否支持位带。根据ARM的Cortex-M4 Technical Reference Manual,里面应该会提到内存保护、位带等相关内容。如果手册中有关于Bit-Banding Region的描述,说明M4支持该功能。 另外,用户之前的问题是关于LDRB指令的操作数,现在转而询问位带,可能是在处理底层硬件编程,比如操作特定的寄存器位,需要高效的方法。这时候了解位带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他们的代码设计。 还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背景。他们可能在进行嵌入式开发,尤其是使用STM32或其他基于Cortex-M4的微控制器。了解位带是否存在可以帮助他们决定是否使用位操作宏或者直接使用位带别名地址。 另外,需要解释清楚位带的作用用法,以及如何在Cortex-M4中实现。如果支持,要说明如何计算别名地址,并给出示例代码,这样用户可以直接应用。如果不支持,可能需要建议替代方法,比如使用位掩码逻辑操作。 在确认Cortex-M4确实支持位带后,整理回答的结构,分点说明其原理、实现、示例应用场景,确保用户能够全面理解。同时,注意与之前LDRB指令的区别,强调位带用于位操作,而LDRB处理字节,帮助用户区分使用场景。 最后,确保语言简洁明了,避免过多专业术语,必要时提供示例代码对比表格,方便用户快速掌握。检查是否有常见的误解,比如位带是否在所有Cortex-M系列中都存在,或者是否存在性能差异,确保回答准确无误。</think>是的,**Cortex-M4 支持位带(Bit-Banding)功能**。这是ARM Cortex-M系列中一项独特的硬件特性,允许直接通过内存地址操作单个比特(Bit),而无需传统的“读取-修改-写入”流程。以下是详细解析: --- ### 1. **位带的核心原理** - **位带区域(Bit-Band Region)**: Cortex-M4 将两块特定内存区域映射为位带: - **SRAM位带区域**:地址范围 `0x20000000–0x200FFFFF`(最低1MB SRAM) - **外设位带区域**:地址范围 `0x40000000–0x400FFFFF`(最低1MB外设) - **位带别名(Bit-Band Alias)**: 每个比特被映射到一个32位字(4字节)的别名地址,公式为: $$ \text{别名地址} = \text{位带基址} + (\text{字节偏移} \times 32) + (\text{比特序号} \times 4) $$ - 例如:原始地址 `0x20000000` 的 **第3位** 对应的别名地址为: `0x22000000 + (0x0 * 32) + (3 * 4) = 0x2200000C` --- ### 2. **操作示例** 假设需要修改地址 `0x40000008` 的 **第5位**: ```assembly ; 计算位带别名地址 ; 原始地址:0x40000008,目标比特:5 Alias_Addr = 0x42000000 + (0x08 * 32) + (5 * 4) ; 0x420000A4 ; 通过别名地址操作该比特 MOV R0, #1 STR R0, [Alias_Addr] ; 将第5位设为1 LDR R1, [Alias_Addr] ; 读取第5位的值(0或1) ``` --- ### 3. **与传统位操作的对比** | **方法** | **位带操作** | **传统掩码操作** | |----------------|----------------------------------|----------------------------------| | **代码效率** | 单指令完成读写(`STR`/`LDR`) | 需多条指令(读取-修改-写入) | | **原子性** | 硬件保证原子性,避免中断干扰 | 需禁用中断或使用锁机制 | | **适用场景** | 实时性要求高的硬件寄存器操作 | 非关键位或数据内存操作 | --- ### 4. **Cortex-M4位带的局限性** - **地址范围限制**:仅支持SRAM外设区域的前1MB。超出范围的地址需手动管理。 - **内存占用**:每个比特映射到4字节别名地址,可能浪费存储空间(但实际由硬件透明处理)。 - **编译器依赖**:需通过特定宏或链接脚本定义别名地址(如CMSIS库中的 `BITBAND` 宏)。 --- ### 5. **实际应用场景** 1. **硬件寄存器控制**: 快速设置/清除状态标志(如GPIO引脚电平、中断使能位)。 ```c // 使用CMSIS库操作GPIOA的PIN0 #define GPIOA_PIN0_BITBAND BITBAND(&GPIOA->ODR, 0) *GPIOA_PIN0_BITBAND = 1; // 直接置高电平 ``` 2. **多任务共享资源**: 无需关中断即可原子性修改共享标志位。 --- ### 6. **验证位带存在的方法** - **查看芯片手册**:确认具体型号的Cortex-M4芯片是否启用位带(部分厂商可能裁剪此功能)。 - **测试代码**: ```c volatile uint32_t *alias_addr = (uint32_t*)0x22000000; *alias_addr = 1; // 若对应原始地址的比特被修改,则支持位带 ``` --- ### 总结 Cortex-M4的位带是其实时性效率的关键特性,**适合直接操作硬件寄存器中的单个比特**。开发时需注意: 1. 优先使用CMSIS或厂商提供的位带宏。 2. 对性能敏感的场景(如高频GPIO操作)应充分利用位带。 3. 超出位带区域时需回退到传统位操作。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