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QT而言:
只需要导入现有工程
设置下编译参数即可,
对于Eclipse的配置比较繁琐,一下进行重点讲解。
Eclipse是一款非常出色IDE,借助Eclipse完成代码查看和修改、编译、调试,以及项目的管理等任务可以极大的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特别是其可视化调试功能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具有很好辅助作用。
使用Eclipse来开发修改现有的开源项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现有的很多开源项目,如Snort,若直接导入Eclipse的工作空间往往产生未知错误,经过搜索发现网上也缺乏相关的教程。由于项目需要,在此尝试了一种方法,供大家参考。文中以Snort为例,方法本身却不限于此。
1、建立空白工程,并设置
创建Hello World项目,并设置makefile为非自动生成模式
选择"文件/新/C project";选择"下一步";选择"下一步";选择"advanced settings";选择"C/C++ Build";选择"BuilderSettings",去除makefile自动生成选项,并设置项目的构建目录为项目的根目录;
2、设置debug选项
选择"运行/调试设置"选项卡,选择"新建", 选择"确定";选择"Main",键入编译后程序的位置;选择"Arguments",设置debug参数。
环境变量添加:-dev -l /var/log/snort -c /etc/snort/snort.conf(即你安装到本机中要执行的snort执行程序)
3、复制源代码至工程目录中
直接copy,可以删除此前的建立项目时的文件,这里snort-2.9.0.1.c即是,但注意不要删除编译所需文件。
4、生成makefile
在此目录下使用./configure生成makefile
5、构建生成snort
选择项目->全部构建生成snort,出现了12个告警,不过还是编译成功了
6、启动debug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