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ccipital推出第一款硬件设备:便携式3D扫描仪Structure Sensor,通过iPad就能快速获得3D模型数据
Structure 是一个安置在 iPad 背面的摄像头扫描仪,能够直接与 iPad 的摄像头对接,并且可以通过蓝牙与其他移动设备连接。它最大的一点特点就是扫描时捕捉 3D 数据的速度很快,不管是扫描一个物体还是整个房间。
2.3D扫描走向平民化:基于浏览器的3D扫描仪Volumental
Volumental
是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公司,他们的设想是:用一个基于浏览器的扫描仪 ,连接到一个
深度相机(depth camera)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系统,可以用来捕捉实际物体的全色 3D 模型。鉴于这才只是一个开始,模型质量一般也是正常的。至于深度相机没有特指哪一款,只要是有 2 个镜头,并能与你的电脑进行类似 Kinect 的交互的相机即可。应用与扫描仪连接后,会在云端进行计算和制作模型。
随着 3D 打印技术逐渐升温,周边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是价格合理的扫描仪也变得供不应求。而 Fuel3D 的创造者就希望打造一款一千美元以下的高质量 3D 扫描仪,并已在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为这个目标而筹集资金。Fuel3D 团队称试制版的 Fuel3D 扫描仪将于 2014 年 9 月完成,之后将会正式生产。
4.3D室内扫描解决方案提供商Matterport
Matterport 提供的方案涉及到它自有专利的摄像机,这台相机会用到两个 PrimeSense 3D 传感器 (Kinect 也是用了 PrimeSense 的传感器)。相机可由 iPad 控制,在室内扫描图像后交由 Matterport 处理,之后用户可在装了插件的浏览器或 3D 软件中查看室内 3D 模型 (这里有一些实例)。
Matterport 方案的处理时间依据室内结构复杂度会有所不同,一般处理 1500 平方英尺 (约 140 平米) 需要一到两小时。如果是等面积的空房间的话,45 分钟可以搞定。成型的室内 3D 模型中也都能反映各个物体原本的颜色,用户还可以操控图像角度像在实景中一样浏览室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