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智能落地

近几年,互联网风口一年一变。2015年的VR/MR,2016年的共享单车,2017年的自动驾驶,2018年的……好吧,2018年就几乎没有什么大新闻了。2018年到现在,空气中飘着的是若有若无的人工智能“寒冬论”。到2019年年中来看,无论是VR、共享单车还是自动驾驶,都已经褪去了光鲜。

仿佛卸妆的网红,真实扑面而来令人一时无法接受,“寒冬论”并非空穴来风。但仔细分析,无论寒冬论还是人工智能威胁论,都是忽上忽下的噪声。“人工智能”这个词语背后的技术,已经开始从方方面面渗透进了人们的生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仿佛呼吸一般自然,我们睡前要做的事情是熄灭手机屏幕然后闭眼,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也是点亮手机看一眼时间。我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太高,以至于很难让人相信其实距离乔布斯发布iphone只有10年左右。

我每天早上都会问智能音箱“天气怎么样”。我的语音被收集和分析,然后变成文字,进一步被专门优化过的搜索引擎技术进行搜索,将答案筛选后再合成人声“不下雨,温度适宜,可以穿单衣配裤子”。要知道仅仅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最先进的语音合成技术也足以让你觉得心烦。
互联网巨头正投下巨资,让一群最优秀的研究人员继续推进这项进展。但即使是目前的程度,也足以解决限定条件,容错率高的交互需求。

计算机视觉这几年真正成为了一个热门专业,因为它终于到了可用的边缘。相信几乎所有人都有通过身份证人脸对比进火车站的经历。在伦理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人脸技术已经开始了广泛的应用。打开手机自拍一张,在美颜算法的帮助下,无数少女重建了信心,继续她们精彩的单身生活。

更夸张的应用是推荐。最早的推荐,是我们在搜索引擎打关键字时,给出最匹配的结果。到如今,我们打开音乐app有“猜你想听”,打开购物app有“看了又看”,打开生活app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饭馆排序。而我们通常情况下,已经习以为常。

在我们生活可见的范围内,NLP/CV/ML三大类技术都已经粉墨登场。而我们不经常注意的地方,应用更是热火朝天。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主要有以下方向:

1,视觉:安防监控,主要是人脸技术;地图构建,自动驾驶技术;
2,NLP;
3,机器学习:
搜索引擎/推荐系统;
金融反欺诈/征信;
数据分析和优化;

流程:
数据可视化分析、算法选型、数据清洗、模型搭建、参数调优、工程化上线、用反跟踪
应用:
路径规划,路线推荐,旅行时间及流量预测,用户行为分析、路网属性挖掘,共享出行供需预测、派单策略设计、风控算法

库存旧闻草稿,写于2019,如今已是2024换了人间,且发出来,后面再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