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库系统的角度:分为独占锁(即排它锁)、共享锁和更新锁。
锁模式描述:
a.共享锁-用于不更改和不更新的操作,即只读操作,如select操作;
b.更新锁-用于可更新的资源中,防止当多个会话在读取、锁定以及随后可能进行的资源更新时发生常见形式的死锁;
c.独占锁-用于数据修改操作,如insert、update和delete。确保不会同时同一资源进行多重更新。
共享锁允许允许并发事务读取(select)一个资源。资源上存在共享锁时,任何其它事务都不能修改数据。一旦已经读取数据,便立即释放资源上的共享锁,除非将事务隔离级别设置为可重复读或更高级别,或者在事务生存周期内用锁定提示保留共享锁;
更新锁何以防止通常形式的死锁。一般更新模式由一个事务组成,此事务读取记录,获取资源的共享锁,然后修改行,此操作要求锁转换为独占锁。共享锁模式到独占锁转换必须等待一段时间,因为一个事务的独占锁与其他事务的共享锁不兼容,发生锁等待。第二个事务试图获取独占锁已进行更新。由于两个事务都要转换为独占锁,并且每个事务都等待另一个事务释放共享锁模式,因此发生死锁。若要避免这种潜在的死锁问题,请使用更新锁。一次只有一个事务可以获得资源的更新锁,如果事务修改资源,则更新锁转换为独占锁,否则转换为共享锁。
独占锁可以防止并发事务对资源进行访问。其他事务不能读取或修改锁锁定的数据。
共享锁:如果事务T对数据A加上共享锁后,则其他事务只能对A再加共享锁,不能加排他锁。获准共享锁的事务只能读数据,不能修改数据。 排他锁:如果事务T对数据A加上排他锁后,则其他事务不能再对A加任任何类型的封锁。获准排他锁的事务既能读数据,又能修改数据。 简要说明为什么会发生死锁?解决死锁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若干事务相互等待释放封锁,就陷入无限期等待状态,系统就进入死锁 解决死锁的方法应从预防和解除的两个方面着手: (1)死锁的预防方法:①要求每一个事务必须一次封锁所要使用的全部数据(要么全成功,要么全不成功)②规定封锁数据的顺序,所有事务必须按这个顺序实行封锁。 (2)允许死锁发生,然后解除它,如果发现死锁,则将其中一个代价较小的事物撤消 ,回滚这个事务,并释放此事务持有的封锁,使其他事务继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