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ST
的乐趣: Host
能够用来查询域名,然而它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host -t mx linux.com
可以查询出Linux.com
的MX
记录,以及处理Mail
的Host
的名字。Host -l linux.com
会返回所有注册在linux.com
下的域名。host -a linux.com
则会显示这个主机的所有域名信息。
2
:找到命令需要的文件,也许你希望搞清楚一个命令它到底使用到了什么其他相关文件和命令?试试ldd
就可以了。如ldd traceroute
,返回结果会是libc.so.6,lid-linux.so.2
3
:定时!定时!你希望定时处理吗?你肯定希望能够让你轻松一些!crontab
可以听候您的指示。命令行中输入:crontab -e
这进入文本编辑器,再在其中输入0 5 * * * wget -t3 -I/home/tom/URLs -N
。这样每天早上5
点就会运行这个wget
命令。前五个是时间参数:分 时 日 月 星期几。你可以 0 5 * * 6,0 command line here
,这样就在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5am
运行。你需要man 5 crontab
来得到更为详细的解释。随便说一下,wget
是一个取web
页面的小程序。 console
顶部显示现在时间:在/etc/bashrc
或~/.bashrc
中加入环境变量PROMPT_COMMAND
。export PROMPT_COMMAND=echo -ne "33733[2;999r33[1;1H33[00;44m33[K"`date`"33[00m338"
4
:使用多达23
个的虚拟终端(VT
),假设你现在有6
个,仿照/etc/inittab
种的文件,加入
8:234:respawn:/sbin/getty 38400 tty8
24:234:respawn:/sbin/getty 38400 tty24
要跳过VT7
,因为X
使用这个终端。然后telinit q
以重新加载配置文件。使用左Alt+Fn
在1-6
和8-12
件切换,使用右Alt+Fn
键在13-24
之间切换。
5
:Console
切换:左Alt-
方向键,循环切换console
。效果和Alt+Fn
一样。
6
:简单的进行Dos
转Unix
:如果你的文本文件中每行结尾都有讨厌的Ctrl-M
的话,使用这句命令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 sed s/^M// filename > newfilename
7
:快速建立MP3
播放列表:find /mnt/cdrom -name *.mp3 -print >> cd1.play.list.
这样就会把CDRom
中的所有MP3
文件建立一个名为cd1.play.list
的文件。然后使用xmms
或 x11amp
就能进行播放了。
8
:/proc
中的重要信息
cat /proc/cpuinfo - CPU (i.e. vendor, Mhz, flags like mmx)
cat /proc/interrupts -
中断
cat /proc/ioports -
设备IO
端口
cat /proc/meminfo -
内存信息(i.e. mem used, free, swap size)
cat /proc/partitions -
所有设备的所有分区
cat /proc/pci - PCI
设备的信息
cat /proc/swaps -
所有Swap
分区的信息
cat /proc/version - Linux
的版本号
9
:真正的Console
界面:说实话无论是KDE
和GNome
我都没什么喜欢的,毕竟受Windows
熏陶了这么长时间了。但是在Console
下其实才是真正的Cool
界面。使用SVGATextMode
可以让你的命令行界面达到132x60(
标准是80x25)
。我的486
(Trident9440
)上使用的是132x43
,那密密麻麻的字符真象Hollywood
的几年前的电影(现在连电影里都是Windows
了)给人感觉神秘兮兮的。配置文件在/etc/TextConfig
中,不过如果你的XWindow
都无法正常显示的话,那估计这也用不了了(毕竟是好几年前的东西了)。
10
:让你的硬盘飞起来: Linux
下也可以使用32Bit I/O
和DMA
。使用/sbin/hdparm -c1 /dev/hda(hdb,hdc..)
打开32Bit
传输模式,使用命令 /sbin/hdparm -d1 /dev/hda(hdb,hdc...)
打开DMA
。最后使用/sbin/hdparm -k1 /dev/hda
以使硬盘在Reset
之后保持上面的设定,这么一来,硬盘读写速度应该可以提高一倍以上。
11
:微调你的Ext2: Linux
下的命令tune2fs
可以设定最大Mount
次数(
因为Linux
即时在mounted clean
状况下,达到一定的mount
次数后,会强制e2fsck
对于我这样的每天开关机的来说很不方便)
,tune2fs
命令的其他用途请参见man
。
12
:禁止在Netscape
中显示闪烁(Blink
)Tag: ~/.Xdefaults
中修改 Netscape*blinkingEnabled: False
之后运行 xrdb -Load ~/.Xdefaults
13
:随时改变XTerm
的字体大小:shift
加+/-
14
:Ext2
的文件属性: lsattr
列出属性,chattr
可以改变属性。如 chattr +A filename
则系统不会修改其last access time
属性;chattr +i
则可以避免被rm
掉。
15
:SIS6326
显卡的配置:在Device
中加入:DacSpeed 110 Option "no_bitblt" Option "sw_cursor"
16
:使用strings
可以把字符串从Binary
文件中分离出来
17
:你大概已经习惯了使用Top
来观察系统使用情况,那就使一使使用Vmstat 1
来看看cpu
的空闲程度(显示结果的最后一项)。
18
:使用Watch
命令,反复执行特定命令,如"watch ls -l /tmp/blah"
,将一直观察文件的大小改变。
19
:使用pppstats
得到ppp
连接的数据。
20
:显示远程机器的NFS: showmount -e hostname
21
:使用autofs
免去你每次mount
和umount
之苦,
再RedHat6.0
中带了autofs
的rpm,
只要安装好之后便可以享受自动加载文件系统的方便。在/misc
目录下,创建一个cd
目录,如果使用其自带的auto.misc
和auto.master
的话,马上就可以实现自动加载功能了。
22
:在Bash Shell
中,可以用!重复上几次输入过的命令,这样就可以省去往上滚动的麻烦了。使用ctl+R
可以互动的检索以前使用过的命令行。
23
:使用cd -
在上两个cd /directory/
操作中切换。如先是cd /home/foo
接着是 cd /home/maison
则接着打cd -
会进入 /home/foo
再打cd -
会进入 /home/maison
。
24
:Bash
中的快捷键:ESCAPE-B
会向前条一个单词,Ctrl-K
会删除从光标到行末所有字符。
25
:在PS
命令中使用grep
,例:ps auxw | grep gpm
会列出所有含有gpm
字符的进程。
26
:在同一个命令行上同时执行多条命令:用分号分隔。如编译一个源文件:type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之后你就可以去散步了(不要在电脑前花费了太多时间了,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
27
:把运行结果输出到一个文件中,如 ls -l > foo.file
。
28
:使用Top
命令监视系统状况,内存使用情况,开机时间,进程状况,每个用户的使用情况等等。使用S
命令可以改变其刷新的时间:如.5
将会使其每半秒钟更新一次。
29
:同时Unzip
多个文件,unzip *
不正确,而是unzip "*"
。
30
:建立符号连结,这大概是最有用的功能了,ln -s real-file symbolic-file
,无论是设备,文档还是脚本程序。
31
:改变显示的单位,
如du -hm
将以M
为单位输出结果,同样的du -hk
则以K
为单位输出。
32
:自动Logoff,
在~/.bashrc
中加入这么一句话:TMOUT=300
则会在5
分钟之后logoff,
不过如果less
这类程序运行则不会启动。
33
:在使用less
或 more
时,直接启动编辑器:在less
中打入v
键,会立即启动vi
或其他你在环境变量中指明的编辑器,但是more
只能使用vi
。还有问题请来论坛寻求帮助:[url]http://www.xxlinux.com/bbs/[/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