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线路板制造与基础材料知识解析
1. 印刷线路板制造方法
1.1 减成法制造印刷线路板
在早期的印刷线路板制造中,需要蚀刻掉一部分昂贵的铜箔来形成所需的导体图案。为了节省成本,工程师们开始关注在无覆铜材料上进行镀铜(添加铜导体)的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镀通孔(PTH)工艺在20世纪60年代得以确立,使用SnCl₂ - PdCl₂催化剂和基于EDTA的化学镀铜溶液进行孔壁金属化的过程,通常被称为铜还原过程。在减成法中,从覆铜层压板开始,图形电镀和全板电镀是制造PTH板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1.2 图形电镀
图形电镀方法在铜还原过程之后,通过丝网印刷抗镀油墨在板的两面形成与导体图像相反的抗镀层,在大多数精细线路板中,会使用光敏干膜代替。其具体步骤如下:
1. 催化:准备非导电表面,使铜从溶液中析出到该表面。
2. 薄化学镀铜(0.00001英寸)后进行初次电镀铜;或厚化学镀铜(0.0001英寸)。
3. 成像:以所需成品电路的负片形式施加抗镀层。
4. 最终电镀铜。
5. 镀锡(作为蚀刻抗层),厚度为0.0002或0.0006英寸。
6. 剥离抗镀层。
7. 蚀刻基底铜。
8. 锡蚀刻(0.0002英寸情况);锡回流(0.0006英寸情况)。
9. 如果使用锡蚀刻,涂覆阻焊层后进行热风焊料整平。
10. 最终制造和检查。
大多数具有相对较宽导体的双面板制造商采用厚化学镀铜。然而,对于具有精细线路导体的电路板,薄化学镀铜后进行初次电镀铜是首选,因为为了使干膜更好地粘附,会刷掉相当多的表面,这为PTH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在热风焊料整平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