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 更改内核中的配置文件会立即影响到系统。例如,更改 passwd 文件以增加用户将立即使该用户变为可用。而且任何 Linux 系统的 /proc/sys 目录中都有一些内核可调参数。只有超级用户可以得到对所有这些文件的写访问权力;其它用户只有只读访问权力。此目录中文件的分类的方式和 Linux 内核源代码的分类方式一样。此目录中的每个文件都代表一个内核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可以被动态地修改,从而改变系统性能。
守护进程和系统程序 守护进程是永远运行在后台的程序,它默默地执行自己的任务。常见的守护进程有 in.ftpd(ftp 服务器守护进程)、in.telnetd(telnet 服务器守护进程)和 syslogd(系统*志记录守护进程)。 有些守护进程在运行时会严密监视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改变时就会自动重新加载它。但是大多数守护进程并不会自动重新加载配置文件。我们需要以某种方式“告诉”这些守护进程配置文件已经被发生了改变并应该重新加载。可以通过使用服务命令重新启动服务来达到这个目的(在 Red Hat Linux 系统上)。 例如,如果我们更改了网络配置,就需要发出: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注意:这些服务最常见的是 /etc/rc.d/init.d/* 目录中存在的脚本,在系统被引导时由 init 启动。所以,您也可以执行如下操作来重新启动服务: /etc/rc.d/init.d/ start | stop | status start、stop 和 status 是这些脚本接受的输入值,用来执行操作。
~/.fvwmrc ~/.fvwm2rc fvwm 和 fvwm2(基本的 X Window 管理器)的配置文件。
~/.hushlogin 请参考“man login”。引起“无提示”登录(没有邮件通知、上次登录信息或者 MOD 信息)。
~/.mail.rc 邮件程序的用户初始化文件。
~/.ncftp/ ncftp 程序的目录;包含书签、*志、宏、首选项和跟踪信息。请参阅 man ncftp。ncftp 的目的是为因特网标准文件传输协议(Internet standard File Transfer Protocol)提供一个强大而灵活的接口。它旨在替换系统所使用的标准的 ftp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