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什么?阿里云泄露企业托管代码?

本文讨论了阿里云云效平台出现的源代码公开事件,指出问题源于'Internal'一词的使用不当导致用户误解。阿里云回应称并非安全漏洞,而是用户体验设计问题。文章强调了互联网公司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并通过《逻辑思维》应用改版后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设计者考虑用户场景的重要性。测试人员在保障用户体验方面承担关键角色,作者提倡将自己置于真实用户角度以发现潜在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使用阿里云的同学,今天肯定都关注到一篇名为《独家 | 阿里云出现源代码泄露企业 涉及万科等 40 家企业 200 余项目》的公众号文章,当事人在文章中详细回顾了发现阿里云「泄漏企业托管代码」的来龙去脉。

具体问题可以总结为:

在阿里云云效平台上,只要登上账户,就能浏览到很多公司的「内参」代码。

猛地这么一看,够劲爆呀,阿里云这么大的平台,竟然出现这么大的漏洞。

稍晚的时候,阿里云在微博做了回应:

其实前面文章中也说明了问题所在,就是这个「Internal」一词在这个地方的使用不当,导致使用者对它的意义出现了误解。

常规理解「Internal」就是内部的意思,使用者理解的内部是「公司内部」,但阿里云在这里的内部指的是「平台内部」,从而导致设置了该权限的代码,就在平台内公开了。

很显然,这不能算漏洞,也不是 Bug,这属于一个用户体验类问题,只不过这次涉及到比较敏感的源代码,从而让问题的性质有了些许变化。

如果我们把产生歧义的描述「Internal」换成「平台内公开」,我相信肯定不会出现本次的泄漏事件。

所以它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是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使用者使用场景出现的问题。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各大公司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已经上升到极致。

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里说以音频为主的《逻辑思维》中,老罗对录音的标准要求极高,比如语速、语调都要定量,经常听音频的我,确实感到很舒服。

可是最近,我新买了一个课程,并给加入到每天的学习计划中去了,这样每天就可以一键收听。

音频的顺序是逻辑思维 -> 课程 -> 知识内参,第一天听,我突然感觉到有点不大对劲,第二天我终于发现了原因所在。

原来这 3 个课程的音调不一样高,导致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