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使用linux环境的时候,命令是必须要掌握的第一步,下面介绍20个常用且很实用的命令。
1. ls命令*
ls命令是列出目录内容(List Directory Contents)的意思。运行它就是列出文件夹里的内容,可能是文件也可能是文件夹。
“ls -l”命令以详情模式(long listing fashion)列出文件夹的内容。
ecos@ubuntu:/usr/local$ ls -l
total 32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Oct 15 2020 bin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etc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games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include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lib
lrwxrwxrwx 1 root root 9 Apr 1 2019 man -> share/man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sbin
drwxr-xr-x 8 root root 4096 May 21 2019 share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src
“ls -a"命令会列出文件夹里的所有内容,包括以”."开头的隐藏文件。
ecos@ubuntu:/usr/local$ ls -al
total 40
drwxr-xr-x 10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
drwxr-xr-x 10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Oct 15 2020 bin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etc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games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include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lib
lrwxrwxrwx 1 root root 9 Apr 1 2019 man -> share/man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sbin
drwxr-xr-x 8 root root 4096 May 21 2019 share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src
ls -l 命令输出:
d (代表了是目录).
rwxr-xr-x 是文件或者目录对所属用户,同一组用户和其它用户的权限。
上面例子中第一个ravisaive 代表了文件文件属于用户ravisaive
上面例子中的第二个ravisaive代表了文件文件属于用户组ravisaive
4096 代表了文件大小为4096字节.
May 8 01:06 代表了文件最后一次修改的日期和时间.
最后面的就是文件/文件夹的名字
2. lsblk命令
"lsblk"就是列出块设备。除了RAM外,以标准的树状输出格式,整齐地显示块设备。
ecos@ubuntu:/usr/local$ lsblk -l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40G 0 disk
sda1 8:1 0 36G 0 part /
sda2 8:2 0 1K 0 part
sda5 8:5 0 4G 0 part [SWAP]
sr0 11:0 1 1024M 0 rom
注意:lsblk是最有用和最简单的方式来了解新插入的USB设备的名字,特别是当你在终端上处理磁盘/块设备时。
3. uname命令
"uname"命令就是Unix Name的简写。显示机器名,操作系统和内核的详细信息。
ecos@ubuntu:/usr/local$ uname -a
Linux ubuntu 3.13.0-32-generic #57~precise1-Ubuntu SMP Tue Jul 15 03:50:54 UTC 2014 i686 i686 i386 GNU/Linux
注意: uname显示内核类别, uname -a显示详细信息。上面的输出详细说明了uname -a
“Linux“: 机器的内核名
“tecmint“: 机器的节点名
“3.8.0-19-generic“: 内核发布版本
“#30-Ubuntu SMP“: 内核版本
“i686“: 处理器架构
“GNU/Linux“: 操作系统名
4. history命令
“history”命令就是历史记录。它显示了在终端中所执行过的所有命令的历史。
ecos@ubuntu:/usr/local$ history 5
2008 uname -a
2009 histoy
2010 history
2011 history 100
2012 history 5
5.sudo命令
sudo”(super user do)命令允许授权用户执行超级用户或者其它用户的命令。通过在sudoers列表的安全策略来指定。
ecos@ubuntu:/usr/local$ sudo apt-get update
注意:sudo 允许用户借用超级用户的权限,然而"su"命令实际上是允许用户以超级用户登录。所以sudo比su更安全。
并不建议使用sudo或者su来处理日常用途,因为它可能导致严重的错误如果你意外的做错了事。
6. mkdir命令
“mkdir”(Make directory)命令在命名路径下创建新的目录。然而如果目录已经存在了,那么它就会返回一个错误信息"不能创建文件夹,文件夹已经存在了"(“cannot create folder, folder already exists”) 。
ecos@ubuntu:/usr/local$ mkdir /opt/nfs
7.touch 命令
touch”命令代表了将文件的访问和修改时间更新为当前时间。touch命令只会在文件不存在的时候才会创建它。如果文件已经存在了,它会更新时间戳,但是并不会改变文件的内容。
ecos@ubuntu:/usr/local/bin$ ls -al
total 80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Oct 15 2020 .
drwxr-xr-x 10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
-rwxr-xr-x 1 root root 56348 Oct 15 2020 mkimage
-rwxrwxrwx 1 root root 14658 Jun 11 2007 runxlrd.py
ecos@ubuntu:/usr/local/bin$ touch runxlrd.py
ecos@ubuntu:/usr/local/bin$ ls -al
total 80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Oct 15 2020 .
drwxr-xr-x 10 root root 4096 Aug 7 2014 ..
-rwxr-xr-x 1 root root 56348 Oct 15 2020 mkimage
-rwxrwxrwx 1 root root 14658 Feb 22 20:42 runxlrd.py
ecos@ubuntu:/usr/local/bin$
8.chmod 命令
“chmod”命令就是改变文件的模式位。chmod会根据要求的模式来改变每个所给的文件,文件夹,脚本等等的文件模式(权限)。
在文件(文件夹或者其它,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就使用文件)中存在3中类型的权限 :
Read ®=4
Write(w)=2
Execute(x)=1
所以如果你想给文件只读权限,就设置为’4’;只写权限,设置权限为’2’;只执行权限,设置为1; 读写权限,就是4+2 = 6, 以此类推。
现在需要设置3种用户和用户组权限。第一个是拥有者,然后是用户所在的组,最后是其它用户。
-rwxr-xr-x 1 root root 56348 Oct 15 2020 mkimage
这里root的权限是 rwx(读写和执行权限),
所属用户组权限是 r-x (只有读和执行权限, 没有写权限),
对于其它用户权限是 r-x(只有读和执行权限, 没有写权限)
为了改变它的权限,为拥有者,用户所在组和其它用户提供读,写,执行权限。
ecos@ubuntu:/usr/local/bin$ chmod 777 mkimage
注意:对于系统管理员和用户来说,这个命令是最有用的命令之一了。在多用户环境或者服务器上,对于某个用户,如果设置了文件不可访问,那么这个命令就可以解决,如果设置了错误的权限,那么也就提供了为授权的访问。
9.chown命令
“chown”命令就是改变文件拥有者和所在用户组。每个文件都属于一个用户组和一个用户。在你的目录下,使用"ls -l",你就会看到像这样的东西。
drwxr-xr-x 3 server root 4096 May 10 11:14 Binary
drwxr-xr-x 2 server server 4096 May 13 09:42 Desktop
在这里,目录Binary属于用户"server",和用户组"root",而目录"Desktop"属于用户“server”和用户组"server"
“chown”命令用来改变文件的所有权,所以仅仅用来管理和提供文件的用户和用户组授权。
- apt命令
Debian系列以“apt”命令为基础,“apt”代表了Advanced Package Tool。APT是一个为Debian系列系统(Ubuntu,Kubuntu等等)开发的高级包管理器,在Gnu/Linux系统上,它会为包自动地,智能地搜索,安装,升级以及解决依赖。
ecos@ubuntu:/usr/local/bin$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password for ecos:
Err http://us.archive.ubuntu.com precise Release.gpg
Could not resolve 'us.archive.ubuntu.com'
Err http://us.archive.ubuntu.com precise-updates Release.gpg
Could not resolve 'us.archive.ubuntu.com'
Err http://us.archive.ubuntu.com precise-backports Release.gpg
Could not resolve 'us.archive.ubuntu.com'
Err http://extras.ubuntu.com precise Release.gpg
Could not resolve 'extras.ubuntu.com'
Err http://security.ubuntu.com precise-security Release.gpg
Could not resolve 'security.ubuntu.com'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11. tar命令
“tar”命令是磁带归档(Tape Archive),对创建一些文件的的归档和它们的解压很有用。
tar -zxvf abc.tar.gz (记住'z'代表了.tar.gz)
tar -jxvf abc.tar.bz2 (记住'j'代表了.tar.bz2)
tar -cvf archieve.tar.gz(.bz2) /path/to/folder/abc
注意: "tar.gz"代表了使用gzip归档,“bar.bz2”使用bzip压缩的,它压缩的更好但是也更慢。
12. cat命令
“cat”代表了连结(Concatenation),连接两个或者更多文本文件或者以标准输出形式打印文件的内容。
ecos@ubuntu:/usr/local/bin$ cat a.txt b.txt c.txt d.txt abcd.txt
ecos@ubuntu:/usr/local/bin$ cat abcd.txt ....
注意:“>>”和“>”调用了追加符号。它们用来追加到文件里,而不是显示在标准输出上。“>”符号会删除已存在的文件,然后创建一个新的文件。所以因为安全的原因,建议使用“>>”,它会写入到文件中,而不是覆盖或者删除。
通配符是shell的特色,和任何GUI文件管理器相比,它使命令行更强大有力!这里就是常用通配符列表:
* 零个或者更多字符
? 恰好一个字符
[abcde] 恰好列举中的一个字符
[a-e] 恰好在所给范围中的一个字符
[!abcde] 任何字符都不在列举中
[!a-e] 任何字符都不在所给的范围中
{debian,linux} 恰好在所给选项中的一整个单词
13.cp 命令
“copy”就是复制。它会从一个地方复制一个文件到另外一个地方。
ecos@ubuntu:/usr/local/bin$ cp /home/user/Downloads abc.tar.gz /home/user/Desktop
注意: cp,在shell脚本中是最常用的一个命令,而且它可以使用通配符(在前面一块中有所描述),来定制所需的文件的复制。
14.mv 命令
“mv”命令将一个地方的文件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ecos@ubuntu:/usr/local/bin$ mv /home/user/Downloads abc.tar.gz /home/user/Desktop (Return 0 when sucess)
注意:mv 命令可以使用通配符。mv需谨慎使用,因为移动系统的或者未授权的文件不但会导致安全性问题,而且可能系统崩溃。
15.cd 命令
最后,经常使用的“cd”命令代表了改变目录。它在终端中改变工作目录来执行,复制,移动,读,写等等操作。
ecos@ubuntu:/usr/local/bin$ cd /home/user/Desktop
注意: 在终端中切换目录时,cd就大显身手了。“cd ~”会改变工作目录为用户的家目录,而且当用户发现自己在终端中迷失了路径时,非常有用。“cd …”从当前工作目录切换到(当前工作目录的)父目录。
16.date命令
“date”命令使用标准的输出打印当前的日期和时间,也可以深入设置。
ecos@ubuntu:/usr/local/bin$ date
Wed Feb 22 21:16:24 CST 2023
注意:这个命令在脚本中十分有用,以及基于时间和日期的脚本更完美。而且在终端中改变日期和时间,让你更专业!!!(当然你需要root权限才能操作这个,因为它是系统整体改变)
本文介绍了Linux环境中20个常用且实用的命令,包括ls用于查看目录内容,lsblk列出块设备,uname获取系统信息,history查看命令历史,sudo以管理员权限执行命令,mkdir创建目录,touch更新或创建文件时间戳,chmod更改文件权限,chown改变文件所有者和组,apt高级包管理器,tar进行文件归档和压缩,cat查看文件内容,cp复制文件,mv移动文件,cd改变目录,date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这些命令对于Linux用户日常操作至关重要。
2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