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 及 "团队管理" 感言

"人才" 及 "团队管理" 感言
[ 2006-04-28 10:51:22 | 作者: yuhen ]
字号: | |
一直以来,从没有系统地总结过这十余年来的对错得失,是以愚蠢地多次重复了同样的错误。昨天和一个朋友聊起,觉得自己心里还是有些条理的。

唐代李筌曾对人才做过很好的描述和归纳。称"英不能果敢,雄不能智谋"者为"偏才";"能柔能刚,能翕能张,能英而有勇,能雄而有谋,圆而能转,环而无端,智周乎万物,而道济于天下"者为"通才"。"通才"可为"大将军",为"人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当慎重加以选择。又强调"任才之道",要任其所长,各有所用"。

就具体事例而言,太史公在《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祖本纪》中都有过很好的描述。项羽年少得志,27岁即成为伐秦盟主——西楚霸王,生平战必胜攻必克,彭城之战更是以3万骑兵几乎全歼刘邦56万人马,可谓之“天才”。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项羽过度自信,刚愎自用,导致手下人才大量流失,就如范增者也离他而去。末了兵败垓下,自刎乌江。而刘邦谋不如陈平,武不如韩信,更别说张良等人,就这样一个看似有些无赖之人,却最终得天下,成就大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和唐一样为人所敬仰的时代。就此而言,项羽也不过是和陈平、韩信一样的偏才而已,单看任何一点都无长处的刘邦却是个“智周乎万物,而道济于天下”的通才。

所谓通才并不见得要有多么优秀的技能,往往是个无超凡智慧,有自知之明之人。正因为有自知之明,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不得不借助于他人的力量,能容忍他人的缺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如果将事业当作一盘美味,那么偏才就是五味之调料,各自搭配方能有羹汤之美;而通才则是水,融五味于其中,汤咸则入水,味苦则调糖,物多则添汤。水为五味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并用极柔之力量,使得各自融洽。无论近代还是现代,这类例子比比皆是,远如刘备与孔明,朱元璋与徐达,更包括现在的比尔.盖茨,马云等人。

程序员出身的经理人,往往不自觉地以技术压人,有意无意会将自己树立为权威,以为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这类人往往会忽视一个问题,就是“不信任”,不管他有没有察觉到,在他过多的干预下,下面的人逐步接受了他的强势,最终是言听计从,搞得整个团队没有生气可言,每个人只是机械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从一开始就注定这个团队的结局完全依附于经理人的个人性格,没有创新,没有交流,更没有信任和团结,是一个人的团队,而不是大家的。会议也成了独角戏般的传达,走出会场的脸上挂着郁闷,每天的早晨都是痛苦的。

开发型团队是苦闷的,虽然程序员已经适应了这种单调的生活,但是作为一个经理人,你没有任何权力默认这种状况,更没有道理增加他们的烦恼。多一些鼓励,也许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能温暖一颗心。

“这个做得非常好,超出我的预想…… 我们能不能再参考一下这个设计,把这个做得更好些……”

带领和管理团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毅力和恒心慢慢地去改变她,这个集体在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下,已经很脆弱了,任何风吹草动都也可能造成不堪的后果。一点一滴的鼓励,一次一次的信任,终有一天你收获的是一个团结积极的集体,而对你而言最好的报答是任务的完成和每个人脸上的会心笑容。作为一个“头”,你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护犊子”,让你的队员觉得你是值得依靠的,即便因为不成熟造成的错误也不是那么恐怖。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英雄能战胜一个集体,更何况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郁闷的。只不过,能让他美上一分也是好的。为了这个枯燥的行业,为了无数点灯熬夜的兄弟,为了那些不知在何处的未来,加油!
[最后修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