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实现对中文变量名的底层支持。非要程序员在字符串上做文章。
2,对象的记录在内存中不存在十分明确的类型检测转换机制。只是记录了具体数据和函数表。程序员要来实现动态的函数,就是真的运行时的动态。但是现在C++代码编译时期的动态实现,也有人在做。关于动态很明显的只是概念上的需求引起的。如果非要程序员来实现,是比较麻烦的。如果编译器在编译时自动添加上对象的明确信息,别且在程序员使用时自动检测。对于指针指向的对象,何必再用程序员来操心类型的转换呢?在最终优化处理的时候再把这些信息去掉也是应该可以实现的。但是现在的编译器没有负责做这件事,而是由程序员来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