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硬件电路设计
3.1
音频
A/D
单元
在多媒体处理应用
中,音频的采集是最基本的,因为它是对原始数据的获取,是所有处理的基础。从模拟信号源来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再由
ARM
加以处理,才可供使
用或存储为素材。
一般来说,高速的音
频采集单元需要
A/D
单元具有较高的采样速率和工作带宽,应具有较大的信噪比动态范围。三者的关系如下:
SNR=6.02B+1.76+101g(?s/2?max
(24-4)
其中,
SNR
为输出信号的信噪
比,
B
为比特分辨数,即
A/D
的转换位数,
?s
为采样速率,
?max
为输入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
音频
A/D
采集主要完成立体声的
音频信号采样,将模拟立体声音频信号转换成标准的符合
II
总线标准格式的数字音频
信号,输出给
ARM
进行音频编码及音视频流合成。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是主动模式,串行格式
O
,芯片的主时钟信号的频率为
12.288MHz
,对应的采样频率为
48kHz
,左右声道信号和数据时钟信号都是
输入的,串行数据跟外部输入的左右声道信号和数据时钟信号同步。
3.2
与
ARM
音频接口
四
软件设计
划分好编解码各个任务是整个程序
框架设计最重要的工作,而且必须保证一次任务轮询时间不会过长。整个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对音频数据流的处理。
对音频数据流的处理划分为两个任
务来调度,由于
ARM
的
IIS
控制器支持一路音频数
据的传输,就将其中的音频采集工作
(
采集的语音数据
)
直接完成,即端口每发送或接收到一个单元的音频数据,都会自动将其传送到一个内部的缓存区,减少对
CPU
资源的占用。
IIS
可以发送和接收采样量化过的声音数据,具体的采样量化由音频编码完成。在接收方向,将模拟声音采样
量化;在发送方向,将声音数据还原为模拟声音。
五
实例总结
音频编解码应用系统设计(二)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3-17 16:17:55 发布
如图
24-5
所示,通过音频
A/D
采集单元可以接收来自音频输入端的模拟立体声信号,
20
位音频
(
双声道立体声
)
。
ARM
通
过
IIS
总线接口连接音频采集单元,
ARM
的
IIS
模块连接如图
24-6
所示。它可以作为连接
8
位或
16
位立体声编解码集成电路接口,
IIS
总线接口提供了内置
FIFO
的
DMA
传送模式,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或单独接收和发送。
处理工作也可以借用中断服务程
序,完成一次把从采集进来的一定量数据搬到内存里面的同时,完成同等数据量的放音工作,这样就不会再出现迟缓的现象。具体程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