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RTP头

本文详细介绍了RTP头的解析过程,包括起始码检测、包长获取、RTP头中PT字段的音频视频判断、TIMESTAMP的计算,以及RTP头的8位字段解释,帮助理解RTP数据包的结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起始码+长度

03 00 7C 05

else if (buf[pos] == 0x03 && buf[pos + 1] == 0x00)
{
 if(len >= dataLen-4)
 {
  continue;
 }
 //ret  = buf[pos + 2] << 8;
 //ret += buf[pos + 3];
 ret    = buf[pos + 2] + (buf[pos + 3] << 8) - 4;
 if (ret > MAX_RTPUNPACK_SIZE)
 {
  printf("%s|%d: Rtp demux invalid packet len %d %d \n",__func__, __LINE__,ret,pos);
 }
 else if (dataLen - len - 4 > ret)
 {
  nextPos = pos + 4 + ret;
  if (nextPos >= pRtpDem->orgBufLen)
  {
   nextPos -= pRtpDem->orgBufLen;
  }
  if (!((buf[nextPos] == 0x88 && buf[nextPos + 1] == 0x77 && buf[nextPos + 2] == 0x66 && buf[nextPos + 3] == 0x55)
     || (buf[nextPos] == 0x03 && buf[nextPos + 1] == 0x00)
     || (buf[nextPos] == 0x00 && (nextPos & 3))))
  {
   printf("%s|%d:rtp demux sync los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找一个用C语言解析RTP协议的代码示例。首先,用户提到了RTP协议,这属于实时流媒体传输的一部分,通常基于UDP。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引用[2]提到有一个UDP/RTP协议流媒体数据解析器的程序,可以分析RTP和负载。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RTP协议的结构。RTP通常是12字节,包含版本、填充、扩展、CSRC计数、标记、载荷类型、序列号、时间戳和同步源标识符等字段。这些信息在引用[2]中可能有所涉及,特别是关于RTP解析部分。 用户需要的是C语言的示例,所以需要确保代码符合C语法。考虑到引用[3]提到了C++的开源库jrtplib,但用户明确要求C语言,可能需要避免C++特性,比如类或引用。因此,可能需要手动解析字节流,使用结构体和指针操作。 然后,我需要检查提供的引用中是否有相关的代码片段。引用[2]中的程序可能包含解析RTP的内容,但具体代码没有给出。不过根据描述,可以推断出处理步骤:接收UDP数据包,提取RTP部,解析各字段。此外,引用[4]提到了UDP编程的实践,包括数据接收和错误处理,这对于接收RTP数据包是基础。 现在需要将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个简单的C程序示例。步骤可能包括:创建UDP socket,绑定端口,接收数据,将数据缓冲区转换为RTP部结构体,然后提取各字段的值。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字节序和主机字节序的转换,比如ntohs和ntohl函数的使用。 结构体定义时需要处理位域,这可能会有编译器相关的差异,但通常C语言支持结构体位域。例如,前两个位是版本,接着是填充位、扩展位等。每个字段的大小需要符合RTP协议规范。 可能的错误点包括结构体的对齐问题,所以使用#pragma pack(1)来确保紧凑排列。此外,处理接收到的数据时要确保缓冲区足够大,并且检查实际接收的数据长度是否足够包含RTP。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可能需要围绕RTP解析的其他方面,如负载处理、错误检测、扩展等,以及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解析方法。同时,参考引用中的资料来确保问题的相关性。</think>以下是一个用C语言解析RTP协议的代码实现示例,结合RFC 3550标准与网络编程实践: ```c #include <stdint.h> #include <arpa/inet.h> // 用于字节序转换 #pragma pack(push, 1) // 确保结构体紧凑排列 typedef struct { uint8_t csrc_count:4; // CSRC计数器 uint8_t extension:1; // 扩展标志 uint8_t padding:1; // 填充标志 uint8_t version:2; // 版本号(固定为2) uint8_t payload_type:7; // 负载类型 uint8_t marker:1; // 标记位 uint16_t sequence; // 序列号 uint32_t timestamp; // 时间戳 uint32_t ssrc; // 同步源标识符 } RTPHeader; #pragma pack(pop) void parse_rtp_header(const uint8_t* data) { RTPHeader* header = (RTPHeader*)data; printf("版本: %u\n", header->version); printf("填充: %s\n", header->padding ? "是" : "否"); printf("扩展: %s\n", header->extension ? "是" : "否"); printf("CSRC计数: %u\n", header->csrc_count); printf("标记位: %u\n", header->marker); printf("负载类型: %u\n", header->payload_type); printf("序列号: %u\n", ntohs(header->sequence)); // 网络字节序转换 printf("时间戳: %u\n", ntohl(header->timestamp)); printf("SSRC: 0x%08X\n", ntohl(header->ssrc)); } // UDP接收示例(需配合socket编程) int main() {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 {0}; addr.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in_port = htons(5004); // 典型RTP端口 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addr, sizeof(addr)); uint8_t buffer[1500]; // 标准MTU大小 ssize_t len = recvfrom(sockfd, buffer, sizeof(buffer), 0, NULL, NULL); if(len >= sizeof(RTPHeader)) { parse_rtp_header(buffer); } return 0; } ``` 关键实现要点: 1. 使用位域结构体精确匹配RTP布局[^2] 2. `#pragma pack`确保无内存对齐间隙 3. 网络字节序转换(`ntohs`/`ntohl`) 4. UDP接收需绑定正确端口(常见RTP端口:5004-5100)[^4]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