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linux发展及系统安装

本文深入探讨了操作系统如Linux和Windows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企业级应用、大数据、云存储等领域。同时,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与硬件的交互原理,包括驱动程序的作用、磁盘分区管理、文件系统类型及其特性,以及硬盘接口类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发展前景

互联网飞速发展,用户对网站体验的要求也越来也高,目前主流Web网站后端承载系统均为Linux操作系统, Android手机也是基于Linux内核而研发的,企业大数据,云存储,虚拟化等先进技术也均是以Linux操作系统为载体,以满足企业的高速发展.

  • 高薪不是梦

window系统简介

计算机硬件组成包括CPU,内存,网卡,硬盘,电源,主板,显示器,鼠标,键盘等设备, 计算机硬件是不能直接被用户使用的,需要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才可以进行操作

驱动程序主要指的是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 是一种可以使计算机系统和设备通信的特殊程序,相当于硬件的接口, 操作系统只有通过这个接口,才能控制硬件设备,进行资源调度

window操作系统主要以窗口形式对用户展示,操作系统必须安装在硬盘上,安装系统之前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并格式化,默认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在c盘分区,D盘分区用于存放数据

格式化操作,需要指定格式化的类型,告诉操作系统如何去管理磁盘空间,文件如何存放,如何查找及调度

window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类型一般有FAT,FAT16,FAT32,NTFS等,不同的文件系统类型有不同的特性
NTFS文件系统类型支持文件及文件夹安全设置,而FAT32文件系统类型不支持
NTFS支持单文件最多为单个磁盘分区的容量大小2TB,而FAT 32单个最大文件容量不能超过4GB

磁盘分区简介

windows系统常见的分区有三种,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磁盘分区,
一块硬盘设备,主分区至少有1个,最多4个.  扩展分区可以为0,最多为1, 且主分区和拓展分区总数不能超过4个,逻辑分区可以有若干个

windows下激活的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通常就是我们说的c盘

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它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扩展分区可以分为若干逻辑分区,他们的关系是包含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window系统安装时,硬盘驱动器是通过磁盘0,磁盘1来显示,其中磁盘0表示第一块硬盘,磁盘1表示第二块硬盘.  然后在第一块硬盘 磁盘0上进行分区,最多不能超过4个主分区,分区为C,D,E,F

硬盘接口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 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

 常见的硬盘接口为IDE, SATA, SCSI, SAS和光纤通道等
 - 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部分也应用于传统服务器,
 - SCSI,SAS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 
 - 光纤通道主要应用于高端服务器上,
 - sata主要用于个人家庭办公电脑及低端服务器

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操作系统,硬盘的总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 扩展分区的容量=所有逻辑分区的容量 主分区也可称为引导分区,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这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所以c盘永远都是排在所有磁盘分区的第一的位置上

在磁盘创建分区时,必须选择MBR或者GPT,默认是RBM,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修改为GPT.
MBR分区的硬盘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如果想支持更多主分区,可以考虑使用GPT格式分区

标题基于SpringBoot+Vue的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研究AI更换标题第1引言介绍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方法与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学生交流互助平台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需求及其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国内外在学生交流互助平台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研究采用的方法论、技术路线及预期的创新成果。第2相关理论阐述SpringBoot与Vue框架的理论基础及在学生交流互助平台中的应用。2.1SpringBoot框架概述介绍SpringBoot框架的核心思想、特点及优势。2.2Vue框架概述阐述Vue框架的基本原理、组件化开发思想及与前端的交互机制。2.3SpringBoot与Vue的整合应用探讨SpringBoot与Vue在学生交流互助平台中的整合方式及优势。第3平台需求分析深入分析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及用户体验要求。3.1功能需求分析详细阐述平台的各项功能需求,如用户管理、信息交流、互助学习等。3.2非功能需求分析对平台的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等非功能需求进行分析。3.3用户体验要求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平台在易用性、美观性等方面的要求。第4平台设计与实现具体描述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的架构设计、功能实现及前后端交互细节。4.1平台架构设计给出平台的整体架构设计,包括前后端分离、微服务架构等思想的应用。4.2功能模块实现详细阐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如用户登录注册、信息发布与查看、在线交流等。4.3前后端交互细节介绍前后端数据交互的方式、接口设计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第5平台测试与优化对平台进行全面的测试,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同时进行优化以提高性能。5.1测试环境与方案介绍测试环境的搭建及所采用的测试方案,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5.2测试结果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优化的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BiLSTM)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变量多步时间序列预测项目。该项目旨在解决传统时序预测方法难以捕捉非线性、复杂时序依赖关系的问题,通过融合CNN的空间特征提取、BiLSTM的时序建模能力及注意力机制的动态权重调节能力,实现对多变量多步时间序列的精准预测。项目不仅涵盖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与训练、性能评估,还包括了GUI界面的设计与实现。此外,文还讨论了模型的部署、应用领域及其未来改进方向。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特别是对深度学习、时间序列预测及优化算法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和数据科学家。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智能电网负荷预测、金融市场多资产价格预测、环境气象多参数预报、智能制造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维护、交通流量预测与智慧交通管理、医疗健康多指标预测等领域;②提升多变量多步时间序列预测精度,优化资源调度和风险管控;③实现自动化超参数优化,降低人工调参成本,提高模型训练效率;④增强模型对复杂时序数据特征的学习能力,促进智能决策支持应用。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和模型架构解析,还深入探讨了模型优化和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理论与实践,逐步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细节,并尝试在自己的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同时,注意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性,合理设置模型参数与网络结构,控制多步预测误差传播,防范过拟合,规划计算资源与训练时间,关注模型的可解释性和透明度,以及持续更新与迭代模型,以适应数据分布的变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