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
1.计算机系统概述{
1.1计算机发展历程
1.2计算机系统层次机构
1.3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
2.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2.1数制与编码
2.2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2.3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2.4算术逻辑单元ALU
}
3.存储器层次结构{
3.1存储器的分类和层次化结构
3.2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3.3只读存储器
3.4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3.5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3.6高速缓冲存储器
3.7虚拟存储器
}
4.指令系统{
4.1指令格式{
1.指令的基本格式{
1)几种常见的指令格式{
1.四地址指令
2.三地址指令
3.二地址指令
4.一地址指令
5.零地址指令
}
2)二地址指令的分类
3)操作数类型及数据存放方式
}
2.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
3.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
4.多字长指令格式{
1)双字指令
2)三字指令
}
}
4.2指令的寻址方式{
1.有效地址的概念
2.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
1)指令寻址{
//顺序寻址、跳跃寻址
}
2)数据寻址
}
3.常见数据寻址方式{
1)立即寻址{
//补码存放立即数
}
2)直接寻址
2)隐含寻址
4)间接寻址
5)寄存器寻址
6)寄存器间接寻址
7)基址寻址
8)变址寻址
9)相对寻址
10)堆栈寻址
}
}
4.3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
5.中央处理器{
5.1CPU和控制器{
1.CPU的功能和结构{
1)CPU的功能
2)CPU的基本结构{
1.ALU
2.寄存器
3.中断系统
4.控制单元CU
}
}
2.控制器的功能和结构{
1)控制器的功能
2)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3)控制器的硬件实现方法{
1.组合逻辑型
2.存储逻辑型
3.组合逻辑和存储逻辑结合型
}
4)控制器的时序控制方式和时序的产生{
1.控制器的时序控制方式{
1)同步控制方式
2)异步控制方式
3)联合控制方式
}
2.时序脉冲发生器和启停控制
}
}
}
5.2指令执行过程{
1.指令周期
2.指令周期的数据流{
1)取址周期
2)间址周期
3)执行周期
4)中断周期
}
}
5.3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1.数据通路{
1)数据通路的功能
2)数据通路的基本结构
}
2.微操作命令的分析{
1)什么是微操作
2)取指周期的微操作
3)间址周期的微操作
4)执行周期的微操作
5)中断周期的微操作
}
3.CU的时序划分{
1)三级时序系统
2)计算机的主频
}
4.控制信号
5.微操作的节拍安排{
1)取指周期
2)间址周期
3)执行周期
4)中断周期
}
}
5.4硬布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
1.硬布线控制器{
1)硬布线控制器的结构与原理
2)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
2.微程序控制器{
1)基本概念
2)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1.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
2.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1.取机器指令
2.转微程序入口地址
3.执行首条微指令
4.取后继微指令
5.执行后继微指令
6.返回
}
3.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
}
3)微指令编码法{
1.直接编码法
2.字段编码法{
1.字段直接编码法
2.字段间接编码法
}
}
4)微指令格式{
1.水平型微指令格式
2.垂直型微指令格式
3.混合型微指令
4.水平型微指令格式和垂直型微指令格式的比较
}
5)地址的形成{
1.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2.微指令后继微地址的形成{
1.增量方式
2.断定方式
3.增量和断定结合方式
}
}
6)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
1.写出对应机器指令的微操作及节拍安排
2.确定微指令格式
3.编写微指令码点
}
}
3.硬布线控制器与微程序控制器的比较
}
5.5指令流水线{
1.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1.流水线技术特点
2.流水线的分类
}
2.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
1.结构相关
2.数据相关
3.控制相关
}
3.流水线性能{
1.吞吐率
2.加速比
3.效率
}
4.超标量和动态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1.并行处理技术
2.超标量技术
3.动态流水线
}
}
}
6.总线{
6.1总线概述{
1.总线的基本概念
2.总线的分类{
1.按功能划分
2.按时序控制方式划分
3.按数据传送格式划分
4.按传输信息内容划分{
1.数据总线
2.地址总线
3.控制总线
}
}
3.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1.总线的组成{
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3.三总线结构
}
2.总线的性能指标
}
}
6.2总线仲裁{
1.总线仲裁
2.集中仲裁方式{
1.链式查找
2.计数器定时查找方式
3.独立请求方式
}
3.分布仲裁方式
}
6.3总线操作和定时
6.4总线标准
}
7.IO系统{
7.1IO系统基本概念
7.2外部设备
7.3IO接口
7.4IO方式
}
}
计算机组成原理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3-09-04 16:31:51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