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sock 完成端口类分析(三)

本文介绍了作者封装的一个完成端口模型类,并通过ECHOSERVER进行了验证。客户端在高并发下出现异常,但服务端正常。文章探讨了该类的局限性和潜在改进方向。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关于完成端口模型就介绍到这里。下面介绍我封装的类,这个类写完后,我用这个类做了个ECHOSERVER。

  void main()
  {
        CompletionPortModel p;
        p.Init(); 

       p.AllocEventMessage();

       if (FALSE == p.PostAcceptEx())
      {
            return;
      }
      p.ThreadLoop();
      return;
 }

   我在我自己的机器上测试,
  客户端的代码是
  for (int i=0; i<10000; i++)
  {
        SOCKET s = socket(….);
        connect(….);
        send(…);

        recv(…..)
        cout << buffer << endl;
}

  结果客户端程序在循环到3000多次的时候死掉,但是服务端程序运行良好,重新启动客户端程序,发送接收数据正常。
  
  使用的时候,只需要从这个类派生一个子类,并改写HandleData和DataAction这两个虚函数,对于那些需要连续发送相关联的数据应用(比如传送文件),使用者需要自己扩展这两个函数,比如创建一个全局队列,每次从完成端口里得到数据后插入队列,然后用另外一个线程专门处理这个队列。。。
  
  从结果来看,这个类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没考虑多处理器上运行的情况。没有考虑完成端口线程阻塞情况,如果考虑完成端口阻塞情况,那么应该创建CPU数据*2个完成端口线程等等,,因为我同时正在做的毕业设计NDIS驱动防火墙开发正在一个比较难的地方卡住了,时间和精力有限,就没有对这个类进行进一步完善,程序中也许有不合理和错误的地方,请高手多多指教。对于高性能的服务端程序开发是比较难的,记得有次和腾讯一个技术人员聊天,他说,像腾讯QQ的开发,难点不在客户端,而在服务端各个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和同步。服务端程程序的集群和负载平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在这方面刚接触,希望能有更多的高手出来共享自己的经验。
  
  封装这个类的时候,我把最新的PLATFORM SDK里的例子看了一遍,借鉴了其中很多思路和方法,在此对写这个例子的微软程序员表示感谢:)
  
  类的详细代码可以[点这里]下载
  
  DEMO就是一个ECHOSERVER,记得使用Release模式编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