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场,后有帧 。认识视频场要从模拟黑白电视信号入手:电视画面是二维的,扫描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信号传输。为了避免画面闪烁,PAL制规定每秒传输50场图像。但如果逐行传输这50场,视频带宽太大,于是引入帧概念,将两场图像交错间置,合并成一帧(牺牲了垂直分辨率,但符合人眼视觉习惯),这样电视信号每秒只传输25帧画面,等效带宽减少了一半,同时也保证了每秒50场的画面不低于人眼的视觉惰性频率。这就是电视隔行扫描技术。通常所说的“一帧画面包含两个场”的实际含义是“两个场合并成一帧”,所以,理解了“先有场,后有帧”真正含义,对视频制作很有帮助。 对静止图像来说,每秒钟50个场的画面是一样的,每帧的画面也是一样的。运动图象的视频帧就有些微妙了,首先,摄像机以每秒50场的速度记录下运动物体的50次位移,换句话物体在每一场的位置都有变化,那么在PAL制中,把两场不完全一样的图象合并成一帧的时候,如果该帧的奇数行反映的是第一场画面,偶数行记录的就是第二场的画面,但第二场的物体已经移动了,因此在PC观察当前帧的定格画面,物体边缘出现“毛刺”了,如果在TV看的话,定格画面不清晰,甚至晃得很,但这是正常的现象。 有些烧友沿用vcd做法,简单的把场滤掉,对于svcd /xsvcd/ minidvd情况会怎样?有了以上的知识,你应该意识到,一半的场被抽掉了,50场的图像实际上只有25场的信息,本来物体每场都有位移,现在是每隔两场才有移动,画面不平滑了,这同vcd的效果没什么两样。 许多数字视频处理软件都有场序选项,如果场序搞错的话,情况又会怎样呢?假设镜头里,物体从左往右平滑移动,那么记录的每一场画面物体位移是等差的,而且都是同
视频编解码相关概念之一------帧和场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3-02-17 19:50:07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