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8分钟产品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户、定位、需求、时机、匠心、危机、合作、商业——还原产品背后故事,分享腾讯产品心法。

一、用户:一切以用户价值依归
**1、定义用户:**明确产品服务于谁,目标用户是怎样一群人,他们的喜好是什么,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产品。

**2、接近用户:**用户访谈、回复发帖、阅读反馈、问卷调研、走进场景、观察行为、分析数据…通过多种渠道接近用户,持续获取真实的用户画像。

**3、了解用户:**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变换不同角度、身份、环境、场景,理解各种用户群的使用需求。

**4、变成用户:**把思维改变为用户模式,最好是自己就是产品的忠实用户。

对用户持有敬畏之心。

二、定位:
初创产品,首先要思考定位。

什么是产品定位?我们可以重点思考三个问题:产品服务于谁?解决用户什么场景下的什么问题?边界在哪里?

产品创立初期,如何确定定位?可以考虑三个方面:用户价值、竞品情况和自身优势。圆锥模型

1、产品初期,定位要清晰且聚焦,围绕定位持续打磨,才能打开市场;

2、产品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产品成长,边界也在扩大,定位也会转型;

3、时刻谨记产品的核心定位,基础能力值得持续打磨。

三、需求:需求来源于用户,但不止于用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什么是产品需求?需求来源于生活,需求的本质往往可以归结为人的心理诉求。

2、如何获取需求?产品经理需要体验生活、深入用户,去感受和把握时代潮流,感知用户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兴趣喜好,从而获取需求灵感。

3、如何分析需求?面对各种各样的需求时,我们按照可用性、更佳体验、扩展兼容、生态完善四个方面进行分层,从基础到高级依次向上满足。

问:产品核心的需求是什么?如何获取的?需求层级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这么划分?

四:时机
1、行业环境:包括技术发展趋势、社会人文变迁、经济发展变化、国家政策变革是否孕育新机会。

2、看用户认知:看用户习惯是否养成。

3、审视自身的能力储备:看团队能力、产品能力是否在时机到来前就已到位。

除了从行业环境、用户认知、能力储备三个维度来判断大的风口、时机,确保产品的推出能顺风发力、顺势而为,对于已推出的产品,产品经理也要擅于抓住小时机,借力流行热点,用合适的运营手段,使产品得到更好发展。

问:你是否有抓住时机或者错失时机的例子?当时的思考是什么?你觉得现在周围还有哪些需要抓住的时机么?

五:匠心
1、对核心能力的持续打磨

2、耐得住寂寞,坚持信仰不动摇

3、关注细节,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

是比别人做的更好,哪怕一点点。

问:你用过哪些深具匠心的产品?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做到匠心?如何在做到短期业务压力的同时坚持匠心?

从事和想从事产品经理的人越来越多,但能坚持用“匠心”做产品,孵化和维持好产品的人却是少数。

› 微信如何做到让用户“说不出为什么却用的很舒服”?

› 看似不起眼的QQ传文件,为什么成为QQ最亮点的功能之一?

› 每天都在用的QQ音视频通话,是如何一步一步完善迭代的?

› 手机QQ浏览器靠什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后来居上,拿到腾讯最高级别的产品大奖?

六、危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产品经理不要总看自己懂的。问:下一个可能给产品带来颠覆性危机的趋势是什么?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我们完全不知道的其他领域?我们能做些什么避免危机?

七、合作
1、产品内部合作

1)明确目标和职责

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职责要分工好方便回溯问题。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共享信息、共同决策:周报/例会方式建立共同认知,了解进展。

3)共享激励

4)营造好氛围

2、跨团队合作: 共赢点

1)找对人:了解小团队组织结构,找可以合作的人

2)找到互惠方法

3、构建产品生态

问:你所负责或者关注的产品,从长远来看需要什么资源?哪些合作方有这些资源?如何才能促成他们的合作?

八、商业
从产品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可能的商业模式,兼顾市场和成本,打造能持续创造用户价值的产品生态。

1、产品能为用户提供价值

2、基于场景挖掘商业模式

3、商业化不能损害用户体验

遵循自然的商业规律,进而打造可持续创造商业价值的产品

问:你见过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商业模式?你的产品在商业化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你打算如何解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