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识别模型探索

行为识别模型:从传统到深度学习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行为识别模型在施工场景中的应用,从传统的iDT方法到深度学习的CNN-LSTM、双流法和C3D。重点介绍了ECO网络,它在保证识别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运行速度。ECO网络结合了双流法和C3D的优势,通过堆叠feature map和3D卷积实现高效视频理解。在施工场景中,行为识别面临多目标跟踪效率的挑战,文章提出了采用多标签分类损失来替代多目标跟踪,以实现实时性。尽管行为识别尚未大规模实用化,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其成为研究热点。

在施工场景中,一些违规操作总是会造成潜在的安全事故等。目前的违规防范主要采用人盯人的方式,这种传统方式主观性强,还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得益于计算机视觉和人工自能的发展,目前正在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异常行为识别模型研究,希望研究成果能切实的应用于真实的场景,解放人力成本。说到行为识别模型,在深度学习之前,iDT是最为经典的一种方法,利用光流场获取视频序列的一些轨迹,再沿着轨迹去提取类似HoF和HoG特征并进一步通过Fisher Vector编码,最后送入SVM进行分类。目前深度学习是主流方法,解决思路有两大类:抽取时空特征进行识别,主要有3个流派:CNN-LSTM、双流法和C3D,如下图所示;另一种是抽取骨架信息再训练的姿态估计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流法的效果较好,但光流等步骤使得速度很受限;C3D 网络总体来说在准确率上比双流法低几个百分点,但由于采用更加简洁的网络结构且提供端到端的训练,时间效率上更快。现有的行为识别方法还未能在分类的准确性和运行速度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在保证分类效果的前提下,提高网络的运行速度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而真正的实用化,时间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度量指标。目前本人认为最佳平衡的是ECCV2018上的一篇文章, "ECO: Efficient Convolutional Network for Online Video Understanding " 。ECO在快且好的前提下,网络结构设计得益于双流法和C3D,摒弃了光流场支流并采用了端到端的训练方式。ECO网络的输入为稀疏采样的视频帧,经过共享的2D CNN网络获得这些帧的堆叠的feature map,再经过一个3D CNN网络得到视频级别的特征表示,最后经过分类器得到分类结果。

ECO网络与双流法的TSN(Temporal Segment Networks)网络类似,输入数据不是单帧图像,而是从视频序列中稀疏采样得到一个序列(即一个时序邻域内仅使用单帧图像),以此避免相邻帧间的冗余信息,这样的随机采样策略可以在训练中引入更多的多样性并提高泛化能力;但为了获得长距离的时间结构信息,ECO采用了堆叠feature map 和3D 卷积进行融合,而不是TSN中的时空分数融合。具体的网络结构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视频对应一个标签。考虑GPU的批量操作,输入batch段视频和对应的标签。首先每一个视频被均匀分为N个片段(segment),从每个segment中随机采样一帧RGB图像,得到每一个视频的通道为N∗3N*3N3,则ECO网络的输入为batch∗(N∗3)∗W∗Hbatch*(N*3)*W*Hbatch(N3)

### 行为识别模型及其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的应用 行为识别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以及机器学习等多个方向。它的目标是从视频或传感器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用于理解人类的行为动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行为识别方法及相关技术: ####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通常依赖手工设计特征来描述行为。这些特征可能包括空间分布、时间序列变化或其他统计特性。常用的算法有支持向量机 (SVM)[^1] 和随机森林等。这类方法的优点在于对小型数据集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但在面对复杂的动态场景时表现有限。 #### 深度学习驱动的行为识别 随着计算能力和硬件的进步,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解决方案逐渐成为主流。卷积神经网络 (CNNs) 被广泛用来捕捉静态图像的空间结构;循环神经网络 (RNNs),尤其是长短时记忆网络 (LSTMs),擅长建模随时间演变的动作过程[^2]。一种典型的架构是两流 CNN 结构——其中一个流专注于帧间外观信息,另一个负责运动估计。这种组合能更全面地反映人体姿态的变化规律。 另外还有3D-CNN, 它可以直接操作连续多帧作为输入体积单元从而保留时空关联性。对于更高精度的要求,则可考虑引入注意力机制或者Transformer架构调整权重分配给不同部分的重要性程度以便更好地聚焦关键区域/时刻点位。 #### 强化学习与行为模仿 除了监督式的学习框架外,强化学习也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即通过奖励信号引导智能体自主探索最佳行动方案直至达到预期效果为止。特别是在模拟环境中训练出来的策略往往能够迁移到真实世界的任务当中去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避障决策制定等方面均有所体现[^3]. #### 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作用 近年来兴起的大规模自监督预训练加下游微调范式同样适用于解决各类具体问题上的行为分析需求。借助海量无标注资料先建立起通用表征后再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做精细化定制可以大幅减少所需样本数量并提高泛化性能[^4]. ```python import torch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models # 加载预训练的ResNet模型用于特征提取 model = models.resnet50(pretrained=True) def extract_features(video_frames): features = [] with torch.no_grad(): for frame in video_frames: feature = model(frame.unsqueeze(0)) features.append(feature) return torch.stack(features).squeeze() ``` 以上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利用PyTorch加载一个预先训练好的ResNet模型来进行简单的特征抽取工作流程示意。 ---
评论 1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