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又名生成器模式,是一种对象构建模式。它可以将复杂对象的建造过程抽象出来(抽象类别),使这个抽象过程的不同实现方法可以构造出不同表现(属性)的对象。
建造者模式 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它允许用户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需要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
简单来说就是专人做专事。
2、建造者模式包含的角色
建造者模式通常包括下面几个角色:
- Builder(抽象的建造者):给出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产品对象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建造。这个接口规定要实现复杂对象的哪些部分的创建,并不涉及具体的对象部件的创建。
- ConcreteBuilder(具体的建造者):实现Builder接口,针对不同的商业逻辑,具体化复杂对象的各部分的创建。 在建造过程完成后,提供产品的实例。
- Director(指挥者):调用具体建造者来创建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在指导者中不涉及具体产品的信息,只负责保证对象各部分完整创建或按某种顺序创建。
- Product(产品角色):要创建出来的复杂目标对象。
3、简单的示例
房主找来设计师(Director)和建造者(ConcreteBuilder),完成一个房子(Product)的建造。
- 创建一个Product的目标对象
import lombok.Data;
@Data
public class House {
// 卧室
private Bedroom bedroom;
// 书房
private Study study;
// 厨房
private Kitchen kitchen;
// 厕所
private Toilet toilet;
}
- 创建一个抽象的建造者(Builder)
public interface Builder {
void makeBedroom();
void makeKitchen();
void makeStudy();
void makeToilet();
// 交房
House getHouse();
}
- 实现抽象建造者,创建具体的建造者(ConcreteBuilder)
public class HouseBuilder implements Builder {
private House house = new House();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Bedroom() {
house.setBedroom(new Bedroom());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Kitchen() {
house.setKitchen(new Kitchen());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Study() {
house.setStudy(new Study());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Toilet() {
house.setToilet(new Toilet());
}
@Override
public House getHouse() {
return house;
}
}
- 创建一个指挥者的角色(Director)
public class Designer {
@Setter
private Builder builder;
public Designer (Builder builder) {
this.builder = builder;
}
/**
* 设计师下发任务给建造者
*
* 设计师决定建造者造什么
*
* @param builder
*/
public House construct(){
builder.makeBedroom();
builder.makeKitchen();
builder.makeStudy();
builder.makeToilet();
return builder.getHouse();
}
}
- 需求实现(Client)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找建造工人
Builder houseBuilder = new HouseBuilder();
// 找设计师,并把建造工人交给设计师
Designer designer = new Designer(houseBuilder);
//designer.setBuilder(houseBuilder);
// 设计师监工,完成后并交房
House house = designer.construct();
System.out.println(house);
}
}
4、图解建造者模式
5、后记
建造者模式(设计模式)更注重的是一种设计思想,减少代买的侵入,专人专事。使得代码更容易扩展。比如房主建房的时候,不想要书房,拿着只需要告诉指挥者,稍作修改就会完美实现。从代码层面讲,只需要修改指挥者的代码即可。
笔者创建实体类的时候,没有使用getter和setter 方法,而是使用了@Data来代替实体类中的相关方法,只要因为lombok技术既可以实现,这样一来代码会显得更简洁,依赖如下:
<!-- 增加lombok依赖,可以使用注解@Data 编译时自动生成get,set方法,构造函数,toString方法 -->
<dependency>
<groupId>org.projectlombok</groupId>
<artifactId>lombok</artifactId>
<version>1.16.20</version>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注意:在eclipse工具中并不能自动识别lombok的注解,引入依赖之后需要将lombok的jar安装到eclipse中。找到lombok.jar文件位置,在当前位置使用DOS命令: java -jar lombok.1.16.20.jar。数秒后将弹出一框,以确认eclipse的安装路径 ,确认完eclipse的安装路径后,点击install/update按钮,即可安装完成 。
确认是否安装成功?
在配置文件eclipse.ini中是否 添加了如下内容:
-javaagent:lombok.jar
-Xbootclasspath/a:lombok.jar
如果有则表示安装成功。重启eclipse即可
6、参考文档
技术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34337272/article/details/80540059
lombok官方:https://www.projectlombok.org/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