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将请求封装成对象,这样方便将命令对象进行储存、传递、调用、增加与管理。对于接收者来说,它都可以识别这些请求对象,然后执行不同的行为。
命令模式解决了应用程序中对象的职责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命令模式可以使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引用关系,发送命令的对象只知道如何发命令,不知道如何执行。
日常生活中,类似命令模式的例子,是开关。将开关和点灯连接起来后,操作开关的打开和关闭,就可以实现点灯的点亮和熄灭。把开关和电风扇连接起来后,操作开关的打开和关闭,就可以实现电风扇的启动和停止。
类型
行为型
适用场景
- 请求调用者和请求接收者需要解耦,使得调用者和接收者不直接交互
- 需要抽象出等待执行的行为
优点
- 降低耦合
- 容易扩展新命令或者一组命令
缺点
命令的无线扩展会增加类的数量,提高系统实现的复杂度
UML类图
- Receiver:接收者角色。该类是命令的具体执行者,负责具体实施或者执行一个请求,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真正干活的角色。
- Command:命令角色。定义所有的具体命令类的抽象接口。
- ConcreteCommand:具体命令角色。该类实现了Command接口。
- Invoker:请求者角色。该类的职责是调用命令对象执行具体的请求。
Invoker角色的action方法调用Command的execute方法,而execute方法执行Receiver的action方法,这样就可以让接收者和请求者之间没有耦合关系,通过中间者来联系。
代码实例
业务场景:后台管理员开放和关闭课程的免费程度,UML如下图:
- Staff(Invoker)
public class Staff {
private Command command;
public void setCommand(Command command) {
this.command = command;
}
public void executeCommand(){
command.execute();
}
}
- Command
public interface Command {
void execute();
}
- OpenCourseCommand(ConcreteCommand)
public class OpenCourse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
private CourseVideo courseVideo;
public OpenCourseCommand(CourseVideo courseVideo) {
this.courseVideo = courseVideo;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 {
courseVideo.openCourse();
}
}
- CloseCourseCommand(ConcreteCommand)
public class CloseCourse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
private CourseVideo courseVideo;
public CloseCourseCommand(CourseVideo courseVideo) {
this.courseVideo = courseVideo;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 {
courseVideo.closeCourse();
}
}
- CourseVideo(Receiver)
public class CourseVideo {
public void openCourse(){
System.out.println("课程免费开发");
}
public void closeCourse(){
System.out.println("免费课程关闭");
}
}
命令模式与其他模式
有时将命令模式与前面学的组合模式联合使用,这就构成了宏命令模式,也叫组合命令模式。宏命令包含了一组命令,它充当了具体命令与调用者的双重角色,执行它时将递归调用它所包含的所有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