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问题与道德理论解析
合作问题探讨
合作问题的定义与示例
合作问题可以正式定义为自利主体之间的任何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双方出于理性的自利行事,却会导致对每个参与者都有普遍(帕累托)改进的结果。常见的合作问题示例包括囚徒困境和猎鹿博弈。
合作游戏策略
为了应对像囚徒困境这样的合作游戏,已经开发了数百种算法。其中最成功的策略都与“以牙还牙”(Tit - for - Tat)策略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以牙还牙”策略是指与合作者合作,与背叛者背叛。
道德语法与合作策略的关系
我们直观的道德语法中的规则,如故意伤害规则和报复规则,与“以牙还牙”策略的规则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这可以作为一个“最优性建模”的论据,表明我们的道德语法具有产生合作行为的适应性功能。
合作问题中的博弈论概念
-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在一个有n个玩家的游戏中,若Ai是玩家i的可用行动,A = A1×A2×…An是每个玩家的行动组合,f1(x) … fn(x)是每个结果中玩家的效用函数,当满足一定条件时,结果就是纳什均衡。
- 帕累托最优(Pareto - optimal) :使用相同的变量,可以将帕累托最优定义为另一种条件。
有限重复囚徒困境的问题
人们可能认为,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简单地增加有限次数的迭代会立即导致双方合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双方知道游戏的有限次数,那么在最后一轮,双方都会选择背叛。以此类推,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9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