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础:概率与线性代数知识讲解
在数学和其相关应用领域中,概率和线性代数是基石性的知识。下面将详细介绍概率和线性代数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
1. 概率相关知识
1.1 概率空间
概率空间是概率理论的基础概念。我们从一个非空集合 $\Omega$ 开始,它被称为域或全域,其中的元素 $x$ 被视为模式。这些模式由随机源生成,例如手写数字,其生成过程中的波动可以用概率模型很好地描述。在概率理论中,每个模式 $x$ 被看作是一个随机实验的结果。
我们希望为这些模式分配概率。简单来说,概率可以理解为模式出现的极限频率,即如果无限次重复随机实验,某个特定模式 $x$ 相对于试验次数出现的频率。为了更具一般性,我们讨论可能结果集合(即 $\Omega$ 的子集 $C$,称为事件)的概率。事件 $C$ 发生的概率记为 $P(x \in C)$。
若 $\Upsilon$ 是关于 $x$ 的逻辑公式(从 $\Omega$ 到 ${true, false}$ 的映射),我们可以用 $P(\Upsilon(x))$ 表示 $\Upsilon$ 为真的概率,其定义为 $P(\Upsilon(x)) := P(x \in C)$,其中 $C = {x \in \Omega : \Upsilon(x) = true}$。为了简便,我们也用 $P(C)$ 表示事件 $C$ 的概率。
如果 $P$ 满足一些自然条件,它就被称为概率测度,也称为 $x$ 的(概率)分布。当 $\Omega = \mathbb{R}^N$ 时,模式通常被称为随机变量($N = 1$)或随机向量($N > 1$),我们有时会用随机量这个通用术语。为了强调 $P$ 是 $x$ 的分布,我们有时会将其记为 $P_x$ 或 $P(x)$。
为了精确定义概率测度,我们需要明确允许的集合 $C$。$\Omega$ 本身应该是一个事件(必然发生的事件),如果 $C$ 是允许的事件,那么它的补集 $\overline{C} = \Omega \setminus C$ 也应该是允许的事件(“非 $C$” 事件)。此外,如果 $C_1, C_2, \cdots$ 是事件,那么 “$C_1$ 或 $C_2$ 或 $\cdots$” 这个事件(即 $\bigcup_{i=1}^{\infty} C_i$)也应该是允许的事件。
满足以下条件的 $\Omega$ 的子集集合 $\mathcal{F}$ 被称为 $\sigma$-代数:
- $\Omega \in \mathcal{F}$;
- 对补运算封闭,即如果 $C \in \mathcal{F}$,那么 $\overline{C} \in \mathcal{F}$;
- 对可数并运算封闭,即如果 $C_1, C_2, \cdots \in \mathcal{F}$,那么 $\bigcup_{i=1}^{\infty} C_i \in \mathcal{F}$。
$\sigma$-代数的元素有时被称为可测集。现在我们可以正式定义概率测度:设 $\mathcal{F}$ 是域 $\Omega$ 上的 $\sigma$-代数,函数 $P: \mathcal{F} \to [0, 1]$ 如果满足归一化条件 $P(\Omega) = 1$ 和 $\sigma$-可加性(对于两两不相交的集合 $C_1, C_2, \cdots \in \mathcal{F}$,有 $P(\bigcup_{i=1}^{\infty} C_i) = \sum_{i=1}^{\infty} P(C_i)$),则被称为概率测度。如果去掉归一化条件,剩下的就是测度。$( \Omega, \mathcal{F}, P)$ 被称为概率空间,它是对概率实验的数学描述。
下面用 mermaid 流程图展示概率空间的构建过程:
graph LR
A[非空集合Ω] --> B[定义事件C(Ω的子集)]
B --> C[定义概率P]
C --> D[判断P是否满足条件]
D -- 是 --> E[P为概率测度]
E --> F[构建概率空间(Ω, F, P)]
D -- 否 --> G[重新定义P]
G --> C
1.2 独立同分布样本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不是关注单个随机实验的结果,而是基于一组模式(通常称为样本)来学习关于某种规律(即分布 $P$ 的某些方面)。我们会在相同条件下重复随机实验 $m$ 次,这被称为从 $P$ 中抽取独立同分布(iid)样本。
形式上,抽取 iid 样本可以用概率空间 $(\Omega^m, \mathcal{F}^m, P^m)$ 来描述。其中,$\Omega^m$ 是 $\Omega$ 的 $m$ 重笛卡尔积(即 $\Omega^m$ 的每个元素是 $\Omega$ 中元素的 $m$ 元组),$\mathcal{F}^m$ 是包含 $\mathcal{F}$ 的 $m$ 重笛卡尔积元素的最小 $\sigma$-代数。乘积测度 $P^m$ 由 $P^m((C_1, \cdots, C_m)) := \prod_{i=1}^{m} P(C_i)$ 唯一确定。这里,“独立” 体现在 $P^m$ 是 $\mathcal{F}$ 上测度的乘积,“同分布” 体现在所有的测度都是同一个 $P$。
类似于前面的定义,对于涉及 $m$ 样本的逻辑公式 $\Upsilon(x_1, \cdots, x_m)$,其概率定义为 $P(\Upsilon(x_1, \cdots, x_m)) := P^m({(x_1, \cdots, x_m) \in \Omega^m : \Upsilon(x_1, \cdots, x_m) = true})$。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仅会观察模式 $x \in \Omega$,还会观察目标 $y \in \mathcal{Y}$。例如,在二分类模式识别中,$\mathcal{Y} = {-1, 1}$。此时,潜在规律会生成示例 $(x, y)$,上述所有概念同样适用,只不过我们最终得到的是 $\Omega \times \mathcal{Y}$ 上的概率测度,称为 $(x, y)$ 的(联合)分布。
以下是独立同分布样本抽取的步骤列表:
1. 确定概率空间 $(\Omega, \mathcal{F}, P)$。
2. 确定样本数量 $m$。
3.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随机实验 $m$ 次,每次实验的结果构成一个样本。
4. 这些样本组成了从 $P$ 中抽取的 iid 样本。
1.3 密度和积分
密度是一个常与分布混淆的概念。为了简化,我们考虑 $\Omega = \mathbb{R}^N$ 的情况,此时 $\mathcal{F}$ 通常取为 Borel $\sigma$-代数。
如果非负函数 $p$ 满足对于所有 $C \in \mathcal{F}$,有 $P(C) = \int_{C} p(x)dx$,则称 $p$ 是分布 $P$ 的密度。如果这样的 $p$ 存在,它是唯一确定的(几乎处处,即除了一个 $P$ 测度为 0 的集合外)。
并非所有分布都有密度。例如,如果一个分布有密度,将 $C = {x}$ 代入 $P(C) = \int_{C} p(x)dx$ 中,可得 $P({x}) = 0$,这意味着只有对单个点赋予零概率的分布才可能有密度。
分布和密度的区别很重要。分布以模式集合为输入,为其分配 0 到 1 之间的概率;而密度以单个模式为输入,为其分配一个非负实数(可能大于 1)。通过密度,我们可以计算集合 $C$ 的概率。如果密度是连续函数,当我们取点 $x$ 的一个小邻域作为集合 $C$ 时,$P$ 近似等于邻域的大小(即测度)乘以 $p$ 的值,在这种情况下,两者成比例。
对于取值在 $\mathbb{R}^N$ 中的随机量的每个分布,都存在一个更基本的概念——分布函数 $F: \mathbb{R}^N \to [0, 1]$,定义为 $F(z) = P([x]_1 \leq [z]_1, \cdots, [x]_N \leq [z]_N)$。
最后,我们需要引入关于测度的积分概念。对于函数 $f: \mathbb{R}^N \to \mathbb{R}$,如果 $f$ 是可测的(即对于每个区间 $[a, b] \subseteq \mathbb{R}$,$f^{-1}([a, b])$ 是 $\mathcal{F}$ 的元素),我们用 $\int_{C} f(x)dP(x)$ 表示函数 $f$ 关于分布(或测度)$P$ 的积分。
当 $P$ 有密度 $p$ 时,$\int_{C} f(x)dP(x) = \int_{C} f(x)p(x)dx$,这是 $\mathbb{R}^N$ 中的标准积分,由密度函数 $p$ 加权。如果 $P$ 没有密度,我们可以通过将 $f$ 的值域分解为不相交的半开区间 $[a_i, b_i)$,用 $P$ 计算每个集合 $f^{-1}([a_i, b_i))$ 的测度,然后将测度与函数值(在该集合上)相乘得到每个集合对积分的贡献,最后取区间无限小的极限得到积分的精确值,这就是 Lebesgue 积分的基本思想。
对于经验测度 $P^m_{emp}(C) := \frac{|C \cap {x_1, \cdots, x_m}|}{m}$(表示位于 $C$ 中的点的比例),积分形式为 $\int_{C} f(x)dP^m_{emp}(x) = \frac{1}{m} \sum_{i=1}^{m} f(x_i)$。
如果 $P$ 是概率分布,当 $f$ 是 $\mathbb{R}^N$ 上的恒等函数时,$\int_{\mathbb{R}^N} f(x)dP(x)$ 得到 $x$ 的期望 $E[x]$;当 $f(x) = (x - E[x])^2$ 时,得到 $x$ 的方差 $var(x)$;在 $N$ 维情况下,函数 $f_{ij}(x) = (x_i - E[x_i])(x_j - E[x_j])$ 得到 $x_i$ 和 $x_j$ 的协方差 $cov(x_i, x_j)$。对于数据集 ${x_1, \cdots, x_m}$,矩阵 $(cov(x_i, x_j))_{ij}$ 称为协方差矩阵。
下面是密度和积分相关概念的对比表格:
|概念|定义|输入|输出|
|----|----|----|----|
|分布 $P$|对事件($\Omega$ 的子集)分配概率|事件 $C$|$[0, 1]$ 之间的概率|
|密度 $p$|满足 $P(C) = \int_{C} p(x)dx$ 的非负函数|单个模式 $x$|非负实数|
|分布函数 $F$|$F(z) = P([x]
1 \leq [z]_1, \cdots, [x]_N \leq [z]_N)$|$\mathbb{R}^N$ 中的点 $z$|$[0, 1]$ 之间的值|
|积分 $\int
{C} f(x)dP(x)$|函数 $f$ 关于分布 $P$ 的积分|可测函数 $f$ 和事件 $C$|实数|
1.4 随机过程
随机过程 $y$ 是在集合 $\Omega$ 上由 $x \in \Omega$ 索引的随机量。这意味着对于每个 $x$,我们得到一个取值在 $\mathbb{R}$ 或更一般的集合 $\mathcal{Y}$ 中的随机量 $y(x)$。随机过程由 $y$ 在 $\Omega$ 的任意有限子集上的联合概率分布来表征,即 $(y(x_1), \cdots, y(x_m))$ 的联合概率分布。
高斯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随机过程,对于任意 ${x_1, \cdots, x_m} \subseteq \Omega$,随机量 $(y(x_1), \cdots, y(x_m))$ 具有均值为 $\mu$ 和协方差矩阵为 $K$ 的联合高斯分布。矩阵元素 $K_{ij}$ 由协方差核 $k(x_i, x_j)$ 给出。
当高斯过程用于学习时,协方差函数 $k(x_i, x_j) := cov(y(x_i), y(x_j))$ 本质上与支持向量机(SVM)中的核函数起着相同的作用。
2. 线性代数相关知识
2.1 向量空间
线性代数主要研究向量空间和向量空间之间的线性映射。向量空间是一个具有丰富数学结构的集合,它允许在其元素上进行加法、标量乘法和元素之间的点积等操作。
例如,在对绵羊进行分类的例子中,绵羊本身不能直接进行加法和点积运算,它们所在的集合不构成向量空间。但我们可以将所有绵羊的集合嵌入到一个点积空间中,在这个空间中,点积可以被看作是两只绵羊相似度的度量,并且可以进行加法、数乘等操作。
一个集合 $\mathcal{V}$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被称为实数域 $\mathbb{R}$ 上的向量空间:
- 加法结合律:$x + (x’ + x’‘) = (x + x’) + x’‘$;
- 加法交换律:$x + x’ = x’ + x$;
- 存在零元素:存在 $0 \in \mathcal{V}$,使得 $x + 0 = x$;
- 存在负元素:对于每个 $x \in \mathcal{V}$,存在 $-x \in \mathcal{V}$,使得 $-x + x = 0$;
- 标量乘法封闭性:$\alpha x \in \mathcal{V}$,其中 $\alpha \in \mathbb{R}$,$x \in \mathcal{V}$;
- 标量乘法单位元:$1x = x$;
- 标量乘法结合律:$\alpha(\beta x) = (\alpha \beta)x$;
- 标量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lpha(x + x’) = \alpha x + \alpha x’$ 和 $(\alpha + \beta)x = \alpha x + \beta x$。
前四个条件表明 $(\mathcal{V}, +)$ 是一个交换群。我们主要关注实数域上的向量空间,复数域上的定义类似。$\mathcal{V}$ 的任何非空子集,如果本身也是向量空间,则称为 $\mathcal{V}$ 的子空间。
在向量空间中,我们可以进行线性组合 $\sum_{i=1}^{m} \alpha_i x_i$(其中 $\alpha_i \in \mathbb{R}$,$x_i \in \mathcal{V}$)和凸组合 $\sum_{i=1}^{m} \alpha_i x_i$(其中 $\alpha_i \geq 0$,$\sum_{i} \alpha_i = 1$,$x_i \in \mathcal{V}$)。向量 $x_1, \cdots, x_m$ 的所有线性组合构成的集合称为这些向量的张成。
如果一组向量 $x_i$ 中没有一个向量可以写成其他向量的线性组合,则称这组向量线性独立。如果一组向量 $x_i$ 可以让我们唯一地将 $\mathcal{V}$ 中的每个元素写成线性组合,则称这组向量是 $\mathcal{V}$ 的一个基。为了保证唯一性,基向量必须线性独立。
向量空间 $\mathcal{V}$ 的所有基都具有相同数量的元素,这个数量称为 $\mathcal{V}$ 的维数。
有限维向量空间的标准例子是 $\mathbb{R}^N$,即列向量 $([x] 1, \cdots, [x]_N)^T$ 的空间,其中加法和标量乘法按元素定义。$\mathbb{R}^N$ 的规范基是 ${e_1, \cdots, e_N}$,其中 $[e_j]_i = \delta {ij}$,$\delta_{ij}$ 是 Kronecker 符号(当 $i = j$ 时为 1,否则为 0)。
另一个稍微抽象的向量空间例子是定义在域 $\Omega$ 上的所有实值函数的空间 $\mathbb{R}^{\Omega}$,其中加法和标量乘法定义为 $(f + g)(x) := f(x) + g(x)$ 和 $(\alpha f)(x) := \alpha f(x)$。
线性代数还研究向量空间之间的线性映射(有时称为算子)。给定两个实数向量空间 $\mathcal{V}_1$ 和 $\mathcal{V}_2$,线性映射 $L: \mathcal{V}_1 \to \mathcal{V}_2$ 满足 $L(\alpha x + \beta x’) = \alpha L(x) + \beta L(x’)$。
在 $\mathcal{V} 1 = \mathcal{V}_2 = \mathcal{V}$ 且维数为 $N$ 的情况下,线性映射 $L$ 完全由它在 $\mathcal{V}$ 的一个基上的值决定。我们可以将任意输入写成基向量的线性组合,然后应用 $L$,得到 $L(\sum {j=1}^{N} \alpha_j e_j) = \sum_{j=1}^{N} \alpha_j L(e_j)$。每个基向量 $L(e_j)$ 又可以由其展开系数 $A_{ij}$ 完全确定,即 $L(e_j) = \sum_{i=1}^{N} A_{ij} e_i$。系数 $(A_{ij})$ 构成了 $L$ 相对于基 ${e_1, \cdots, e_N}$ 的矩阵 $A$。
我们通常将线性映射看作矩阵,矩阵的乘法对应于两个线性映射的复合,即 $(AB) {ij} = \sum {n=1}^{N} A_{in} B_{nj}$。矩阵的转置 $(A^T) {ij} := A {ji}$。矩阵 $A$ 的逆 $A^{-1}$ 满足 $AA^{-1} = A^{-1}A = I$,伪逆 $A^{\dagger}$ 满足 $AA^{\dagger}A = A$。并非所有矩阵都有逆,但每个矩阵都有伪逆。当矩阵可逆时,其逆和伪逆相等。
以下是向量空间和线性映射的关系 mermaid 流程图:
graph LR
A[向量空间V1和V2] --> B[定义线性映射L: V1 -> V2]
B --> C[确定L在V1基上的值]
C --> D[计算L的矩阵A]
D --> E[进行矩阵运算(乘法、转置等)]
E --> F[得到线性映射的结果]
2.2 范数和点积
前面我们介绍了向量空间的线性结构,现在我们来讨论其度量结构,即引入长度和角度的概念。
范数是一个函数 $|\cdot|: \mathcal{V} \to \mathbb{R}_{\geq 0}$,它满足以下条件:
- 三角不等式:$|x + x’| \leq |x| + |x’|$;
- 齐次性:$|\alpha x| = |\alpha| |x|$;
- 正定性:$|x| > 0$ 当且仅当 $x \neq 0$。
如果将正定性中的 “$>$” 替换为 “$\geq$”,则得到的是半范数。任何范数都可以通过 $d(x, x’) := |x - x’|$ 定义一个度量 $d$,同样,半范数可以定义半度量。度量继承了范数的一些性质,如三角不等式和正定性。
在介绍点积之前,我们先引入双线性形式的概念。双线性形式 $Q: \mathcal{V} \times \mathcal{V} \to \mathbb{R}$ 满足对于所有 $x, x’, x’’ \in \mathcal{V}$ 和 $\alpha, \beta \in \mathbb{R}$,有 $Q(\alpha x + \beta x’, x’‘) = \alpha Q(x, x’‘) + \beta Q(x’, x’‘)$ 和 $Q(x’‘, \alpha x + \beta x’) = \alpha Q(x’‘, x) + \beta Q(x’‘, x’)$。如果双线性形式还满足 $Q(x, x’) = Q(x’, x)$,则称为对称双线性形式。
点积是一个对称双线性形式 $\langle \cdot, \cdot \rangle: \mathcal{V} \times \mathcal{V} \to \mathbb{R}$,并且是严格正定的,即对于所有 $x \in \mathcal{V}$,$\langle x, x \rangle \geq 0$,且等号仅在 $x = 0$ 时成立。
一个向量空间如果赋予了范数,则称为赋范空间;如果赋予了点积,则称为点积空间(有时也称为预 Hilbert 空间)。任何点积都可以通过 $|x| := \sqrt{\langle x, x \rangle}$ 定义一个相应的范数。
Cauchy - Schwarz 不等式表明,对于所有 $x, x’ \in \mathcal{V}$,有 $|\langle x, x’ \rangle| \leq |x| |x’|$,等号仅在 $x$ 和 $x’$ 线性相关时成立。当 $x$ 和 $x’$ 正交(即 $\langle x, x’ \rangle = 0$)时,不等式左边为 0,是一种极端情况。
在点积空间中,正交基展开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构造。如果 $e_1, \cdots, e_N$ 是一组正交基(即它们两两正交且范数为 1),那么任何 $x \in \mathcal{V}$ 都可以写成线性组合 $x = \sum_{j=1}^{N} \langle x, e_j \rangle e_j$。
标准的点积空间例子是 $\mathbb{R}^N$,通常使用规范点积 $\langle x, x’ \rangle := \sum_{i=1}^{N} [x]_i [x’]_i = x^T x’$,此时 $\mathbb{R}^N$ 被称为 $N$ 维欧几里得空间。使用规范点积和 $\mathbb{R}^N$ 的规范基,$x$ 在正交基展开中的系数 $\langle x, e_j \rangle$ 恰好是 $x$ 的第 $j$ 个分量 $[x]_j$。
与点积相关的一个重要定理是勾股定理。如果 $e_1, \cdots, e_q$ 是一组正交向量(不一定构成基),则有 $|x|^2 = \sum_{i=1}^{q} \langle x, e_i \rangle^2 + \left|x - \sum_{i=1}^{q} \langle x, e_i \rangle e_i\right|^2$。
有了点积,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关于矩阵的有用事实。对于规范点积,有 $\langle x, Ax’ \rangle = \langle A^T x, x’ \rangle$。矩阵 $A$ 如果满足 $A = A^T$,则称为对称矩阵。对称矩阵可以在规范点积的两个参数之间交换而不改变点积的值。如果对称矩阵 $A$ 满足 $\langle x, Ax \rangle \geq 0$ 对于所有 $x \in \mathcal{V}$,则称为正定矩阵。
单位矩阵 $U$ 的逆 $U^{-1}$ 等于其转置 $U^T$,因此单位矩阵满足 $\langle Ux, Ux’ \rangle = \langle x, x’ \rangle$,即它保持规范点积不变。
在机器学习中,矩阵对角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如果存在 $\mathcal{V}$ 的一个基 $v_1, \cdots, v_N$,使得对于所有 $i = 1, \cdots, N$,有 $Av_i = \lambda_i v_i$,其中 $\lambda_i \in \mathbb{R}$,则矩阵 $A$ 可以对角化。在这个基下,$A$ 的矩阵表示为对角矩阵,对角元素为 $\lambda_i$,$\lambda_i$ 称为 $A$ 的特征值,$v_i$ 称为 $A$ 的特征向量。对称矩阵总是可以对角化,并且其特征向量可以选择为关于规范点积的正交基。如果我们将这些特征向量作为列构成矩阵 $V$,则对角矩阵为 $VAV^T$。
Rayleigh 原理指出,对称矩阵的最小特征值 $\lambda_{min}$ 与某个特定的比值相关(原文未完整给出,此处不再详细展开)。
下面是范数、点积和矩阵性质的关系表格:
|概念|定义|性质|应用|
|----|----|----|----|
|范数 $|\cdot|$|满足三角不等式、齐次性和正定性的函数|定义度量|衡量向量长度|
|点积 $\langle \cdot, \cdot \rangle$|对称且严格正定的双线性形式|定义范数、满足 Cauchy - Schwarz 不等式|计算向量夹角、正交性|
|对称矩阵 $A = A^T$|矩阵等于其转置|可在点积中交换位置|简化计算|
|正定矩阵 $\langle x, Ax \rangle \geq 0$|对称矩阵满足此条件|特征值非负|优化问题|
|单位矩阵 $U^{-1} = U^T$|逆等于转置|保持点积不变|线性变换|
|矩阵对角化 $Av_i = \lambda_i v_i$|存在特征向量基|简化矩阵运算|数据降维等|
通过以上对概率和线性代数相关知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概念在数学和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无论是在随机实验的建模、数据的分析处理,还是在机器学习算法的设计中,这些知识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数学基础:概率与线性代数知识讲解
3. 概率与线性代数的综合应用示例
3.1 基于概率和线性代数的数据分析
在实际的数据分析中,概率和线性代数的知识常常结合使用。例如,在处理一组高维数据时,我们可以将每个数据点看作是向量空间中的一个向量,而数据的分布则可以用概率模型来描述。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 ${x_1, x_2, \cdots, x_m}$,其中每个 $x_i \in \mathbb{R}^N$。我们可以使用线性代数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降维操作。主成分分析(PCA)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利用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来找到数据的主要方向,从而实现数据的降维。
具体步骤如下:
1. 计算数据的协方差矩阵 $C$:
- 首先计算数据的均值 $\bar{x} = \frac{1}{m} \sum_{i=1}^{m} x_i$。
- 然后计算协方差矩阵 $C = \frac{1}{m} \sum_{i=1}^{m} (x_i - \bar{x})(x_i - \bar{x})^T$。
2. 对协方差矩阵 $C$ 进行特征值分解:
- 找到 $C$ 的特征值 $\lambda_1 \geq \lambda_2 \geq \cdots \geq \lambda_N$ 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v_1, v_2, \cdots, v_N$。
3. 选择前 $k$ 个最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 这些特征向量构成了一个新的 $N \times k$ 的矩阵 $V$。
4. 将数据投影到新的低维空间:
- 对于每个数据点 $x_i$,计算其在新空间中的投影 $y_i = V^T x_i$,其中 $y_i \in \mathbb{R}^k$,$k < N$。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如矩阵乘法、特征值分解)和概率中的概念(如协方差矩阵反映了数据的分布特征)。通过降维,我们可以减少数据的维度,同时保留数据的主要信息,这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任务(如分类、聚类等)非常有帮助。
下面用 mermaid 流程图展示 PCA 的处理过程:
graph LR
A[数据集{x1, x2, ..., xm}] --> B[计算均值x_bar]
B --> C[计算协方差矩阵C]
C --> D[对C进行特征值分解]
D --> E[选择前k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E --> F[构建矩阵V]
F --> G[将数据投影到新空间得到yi]
3.2 机器学习中的概率与线性代数
在机器学习领域,概率和线性代数更是无处不在。以支持向量机(SVM)为例,它结合了线性代数中的向量空间和点积概念以及概率中的分类思想。
SVM 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最优的超平面来分隔不同类别的数据点。在特征空间中,我们可以将数据点看作是向量,通过计算向量之间的点积来衡量它们的相似度。
假设我们有一个二分类问题,数据集为 ${(x_1, y_1), (x_2, y_2), \cdots, (x_m, y_m)}$,其中 $x_i \in \mathbb{R}^N$,$y_i \in {-1, 1}$。SVM 的优化问题可以表示为:
$$
\begin{align
}
\min_{w, b, \xi} &\quad \frac{1}{2} |w|^2 + C \sum_{i=1}^{m} \xi_i \
\text{s.t.} &\quad y_i (w^T x_i + b) \geq 1 - \xi_i, \quad i = 1, 2, \cdots, m \
&\quad \xi_i \geq 0, \quad i = 1, 2, \cdots, m
\end{align
}
$$
其中 $w$ 是超平面的法向量,$b$ 是偏置,$\xi_i$ 是松弛变量,$C$ 是惩罚参数。
在求解这个优化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线性代数的方法来处理矩阵和向量的运算。同时,概率的思想也体现在对数据分布的假设和模型的泛化能力上。例如,我们希望模型在未知数据上也能有较好的分类性能,这就需要考虑数据的概率分布和模型的泛化误差。
以下是 SVM 训练的步骤列表:
1. 初始化参数 $w$、$b$ 和 $\xi$。
2. 根据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3. 对拉格朗日函数求偏导数,得到对偶问题。
4. 求解对偶问题,得到最优的拉格朗日乘子。
5. 根据拉格朗日乘子计算最优的 $w$ 和 $b$。
4. 进一步学习建议
4.1 深入学习概率理论
如果想更深入地理解概率相关的知识,可以学习测度论基础的概率论。测度论为概率论提供了更严格的数学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概率空间、随机变量、积分等概念。推荐阅读《概率论基础教程》等相关教材。
同时,可以学习随机过程的高级内容,如马尔可夫链、布朗运动等。这些知识在金融、通信、生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4.2 拓展线性代数知识
对于线性代数,可以学习矩阵分析、线性算子理论等高级内容。矩阵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矩阵的性质和运算,如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广义逆等。线性算子理论则可以将线性代数的概念推广到更一般的空间。推荐阅读《矩阵分析》等相关书籍。
4.3 实践项目
通过实践项目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参与一些开源的数据科学项目,如使用 Python 的 NumPy、SciPy 等库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使用 Scikit - learn 库实现机器学习算法。在实践中,你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概率和线性代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总结
概率和线性代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分支,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概率帮助我们处理不确定性和随机现象,而线性代数则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向量、矩阵和线性变换的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概率空间、独立同分布样本、密度和积分、随机过程等概率相关的概念,以及向量空间、范数和点积、矩阵运算等线性代数的知识。同时,我们还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示例展示了概率和线性代数的综合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概率和线性代数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概率和线性代数知识的总结表格:
|知识领域|主要概念|应用场景|
|----|----|----|
|概率|概率空间、独立同分布样本、密度、积分、随机过程|数据分析、机器学习、金融建模等|
|线性代数|向量空间、范数、点积、矩阵运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数据降维、机器学习算法、图形处理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概率与线性代数基础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