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团队管理与运营的关键要点
工程师管理规则
在软件团队管理中,激励工程师将自身视为受容量限制的资源进行自我组织至关重要。许多敏捷方法学家将此称为“自我组织”,即团队成员自行组织以优化工作。企业应设定目标,促使工程师的行为符合整体系统的最佳利益。不必期望每个工程师都具备系统思维或理解约束理论,但要告知他们管理层的衡量方式,他们的行为会随之调整。
衡量工程师资源利用的正确指标是前置时间和质量。工程师应尽量缩短本地前置时间,而非单纯追求生产速率最大化。若仅以生产速率奖励工程师,且其速率远超价值链中其他环节,会导致下游库存积压,甚至侵蚀上游缓冲。缩短前置时间,即完成客户价值功能转换阶段的时间,能体现工程师的响应能力和敏捷性,同时避免下游库存堆积和上游库存耗尽。
此外,应鼓励工程师开展高质量工作,不能以牺牲质量来缩短前置时间。减少系统内返工库存数量十分必要,因为返工降低整体系统生产效率,质量不佳会影响生产速率、库存水平和前置时间。企业要求工程师缩短前置时间并提高质量,如减少每个客户价值功能的缺陷数量,同时缩短创建该功能的时间,这与管理层提高生产速率、减少库存和缩短整体前置时间的目标一致,进而与整体执行指标(T、I、OE)以及股东和董事会的净利润(NP)和投资回报率(ROI)目标相契合。
团队测量
工程师可能对测量方案存在担忧,因害怕被滥用而抵制。这导致他们不配合指标收集,阻碍端到端可追溯性。为获得工程团队的参与和合作,需遵循公平流程,确保团队成员理解测量内容和原因。他们都是高学历知识工作者,能够处理细节。此外,管理层应针对工程师团队而非个人进行测量,这体现了精益和敏捷方法的团队合作性质,团队测量可通过聚合个人的利益和风险来实现共享。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