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们使用了测试计划,现在我们通过执行一个get请求,来学习线程组的概念。
线程组:首先学习如何添加线程组。

在我看来,线程组是每个脚本的开始,所有的测试计划都在一个线程组下进行。在线程组中我们设置线程数和循环次数来控制jmeter对测试计划执行的次数(总共发送的请求数)。在设定的线程组中规定的线程数,每个线程数都相互独立,互补干扰,这样用来执行对访问的服务器进行并发测试。

上图中Ramp-Up时间表示预期我们定义的线程组中,设置的线程数以及循环次数在多少时间内执行完毕。我们既要避免设置时间过短让最后一个线程在第一个线程执行完毕之前开始执行,也要设置足够长避免测试过程中对服务器负载过大。

这个配数表示总共执行100个线程并会在20秒内执行完毕,每个线程执行100次,所以总共会发送100*100=10000次万次请求。
其中对于测试上面三个位置需要填写多大的数据,我从下面这篇博客中了解,具体请查看。
查看博客地址
其实这个线程组的概念很难懂,我也没有很明白。具体还需要持续学习(学习性能测试)

上面那个调度器中的持续时间表示怎么感觉跟循环次数中的作用冲突了呢。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在循环次数中设置为永远或者为-1时,才会生效这个调度器的功能。在循环次数中设置具体的时间数,就不会生效这个调度器。
本文介绍了JMeter线程组的概念,它是每个测试计划的基础。线程组设置包括线程数、循环次数和Ramp-Up时间,用于控制并发请求的数量和时间分布。Ramp-Up时间确保线程逐步启动,避免服务器负载过大。调度器在循环次数设为无限时生效,用以控制测试的持续时间。学习线程组有助于进行有效的性能测试和理解服务器的响应能力。
2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