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ompassArena 中选择双模型对话,与InternLM2.5及另外任意其他模型对话,收集 5 个 InternLM2.5 输出结果不如其他模型的对话案例,以及 InternLM2.5 的 5 个 Good Case,并写成一篇飞书文档提交到:
https://aicarrier.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Z4bQ4YmhEtMtnKxZUcf1vd

一定得投票 !!!!
备注:也可以自行部署 internlm2.5-7b-chat、internlm2.5-20b-chat、internlm2.5-1.8b-chat收集 bad case 和 good case。
Bad Case 1:
| 模型服务来源 | 自行部署/compassarea |
| 您的输入 | 请解释什么是transformers |
| 模型A | InternLM2.5-Chat-20B |
| 模型B | Qwen1.5-32B-Chat |
| 模型A输出 | Transformers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最初由Google在2017年提出,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如机器翻译、文本摘要和问答系统。Transformer模型通过引入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来处理序列数据,从而克服了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处理长序列时的缺陷。 自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在处理每个输入时,同时考虑所有输入的位置信息。这使得Transformer在处理长序列时具有更好的性能,因为它们不需要像RNN那样处理序列的每个步骤,而是可以并行地处理整个序列。 Transformer模型由编码器和解码器两部分组成。编码器将输入序列转换为一系列表示向量,解码器则使用这些向量生成输出序列。在训练过程中,模型会通过最大化预测输出序列的概率来学习。 自从Transformers被提出以来,它已经成为NLP领域中最先进的模型之一,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任务,如机器翻译、文本分类、命名实体识别和问答系统等。 |
| 模型B输出 | Transformers 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由Google的研究人员在2017年提出,最初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Transformer模型的主要创新在于它摒弃了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中对时间序列依赖性的假设,转而使用自注意力机制来处理输入数据。 在Transformer中,每个位置的信息可以与序列中的所有其他位置进行交互,而无需固定的顺序或时间步。这种全局关注的能力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生成复杂的语言结构。Transformer通过一个叫做“编码器-解码器”架构来实现其功能:
Transformer模型由于其高效性和强大的表达能力,在许多NLP任务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机器翻译、文本分类、问答系统、命名实体识别等。后来,Transformer的概念也被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计算机视觉(ViT)、音频处理和蛋白质结构预测等。最著名的Transformer模型是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它的预训练策略极大地推动了NLP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
| 其他补充 | 无 |
Bad Case 2:
| 模型服务来源 | 自行部署/compassarea |
| 您的输入 | 请编写一段代码,实现基于transformers的文本分类 |
| 模型A | InternLM2.5-Chat-20B |
| 模型B | Qwen1.5-32B-Chat |
| 模型A输出 | 以下是一个基于Transformers的文本分类示例代码,使用了预训练的BERT模型和PyTorch框架: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加载了预训练的BERT模型和分词器,然后使用分词器将输入文本转换为模型可以处理的格式。接下来,我们将输入数据传递给BERT模型进行前向传播,并使用模型的输出进行分类预测。最后,我们输出了模型的预测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示例只是一个简单的文本分类示例,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复杂的模型和更大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和调优。 |
| 模型B输出 | 以下是一个使用Hugging Face库中的 请注意,这个例子非常简化,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数据预处理、超参数调整、模型验证和保存等步骤。此外,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通常会使用更大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并可能需要更多的迭代次数。 |
| 其他补充 | 无 |
Bad Case 3:
| 模型服务来源 | 自行部署/compassarea |
| 您的输入 | 你是如何评价Qwen1.5-32B-Chat模型的 |
| 模型A | InternLM2.5-Chat-20B |
| 模型B | Qwen1.5-32B-Chat |
| 模型A输出 | Qwen1.5-32B-Chat模型是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的一个聊天机器人模型,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总的来说,Qwen1.5-32B-Chat模型是一个非常强大和灵活的聊天机器人模型,适用于各种场景和应用。 |
| 模型B输出 | Qwen1.5-32B-Chat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具有约320亿个参数,专为对话和聊天场景设计。以下是对其的一些评价: 优点:
缺点:
综上所述,Qwen1.5-32B-Chat是一款在对话生成和文本理解方面表现出色的模型,但同时也伴随着高昂的计算成本、可解释性不足和安全风险等问题。在未来,模型的优化和使用规范将是重要议题。 |
| 其他补充 | 无 |
Bad Case 4:
| 模型服务来源 | 自行部署/compassarea |
| 您的输入 |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 |
| 模型A | InternLM2.5-Chat-20B |
| 模型B | Qwen1.5-32B-Chat |
| 模型A输出 | 数据可视化是一种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表的方法,以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和发现数据中的趋势、模式和异常。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地理解大量数据,并且可以更容易地识别数据中的重要信息。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热力图、树状图等等。数据可视化在数据分析、科学研究和商业决策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
| 模型B输出 | 数据可视化是指将抽象的数据和信息转化为图形、图表和其他视觉元素的过程,目的是使复杂的数据更容易被理解和解释。数据可视化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洞察数据中的模式、趋势、关联和异常,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数据可视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数据可视化的好处包括:
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有Excel、Tableau、Power BI、Matplotlib(Python)、ggplot2(R)等,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图表类型和定制选项,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
| 其他补充 | 无 |
Bad Case 5:
| 模型服务来源 | 自行部署/compassarea |
| 您的输入 | 什么是大语言模型 |
| 模型A | InternLM2.5-Chat-20B |
| 模型B | Qwen1.5-32B-Chat |
| 模型A输出 |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它使用大规模的语料库和深度神经网络来学习自然语言的语法、语义和上下文信息,从而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文本摘要、问答系统、自然语言生成等任务。其中,Transformer是一种常见的大语言模型架构,它可以高效地处理长序列数据,并且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和可扩展性。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数据量的增加,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
| 模型B输出 | 大语言模型指的是具有大规模参数数量的深度学习模型,主要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特别是语言生成和理解。这些模型通常基于Transformer架构,如BERT、GPT、T5、DALL-E、CLIP等。大语言模型通过在海量文本数据上进行无监督预训练,学习语言的普遍规律和潜在的表示,然后再进行微调以适应特定任务,如文本分类、机器翻译、问答系统等。 大语言模型的特点包括:
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正在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向前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技术伦理、隐私和安全等方面的讨论。 |
| 其他补充 | 无 |
Good Case 1:
| 模型服务来源 | 自行部署/compassarea |
| 您的输入 | 请编写一段伪代码,实现基于transfomers的文本分类算法 |
| 模型A | InternLM2.5-Chat-20B |
| 模型B | Qwen1.5-32B-Chat |
| 模型A输出 |
|
| 模型B输出 | 以下是基于Transformer的文本分类的伪代码: 这段伪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TensorFlow框架和Hugging Face的 |
| 其他补充 | 无 |
Good Case 2:
| 模型服务来源 | 自行部署/compassarea |
| 您的输入 | 融合bert+rag模型的文本分类问题,给出算法的伪代码 |
| 模型A | InternLM2.5-Chat-20B |
| 模型B | Qwen1.5-32B-Chat |
| 模型A输出 | 以下是一个融合BERT和RAG模型的文本分类算法的伪代码: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伪代码只是一个简单的文本分类算法的示例,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复杂的模型和更大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和调优。此外,还需要考虑超参数的选择、正则化、模型优化等问题。 |
| 模型B输出 | 融合BERT和RAG(Retrieve and Aggregate)模型进行文本分类的伪代码如下所示。在这个场景下,RAG模型用于从大规模的文档库中检索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然后与原始输入一起馈送给BERT进行分类。 首先,确保已经安装了必要的库,如 这段伪代码展示了一个基本的融合BERT和RAG模型的文本分类流程。注意,实际应用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数据预处理、模型结构、训练参数等。另外,RAG模型的使用涉及到了大规模文档检索,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 |
| 其他补充 | 无 |
Good Case 3:
| 模型服务来源 | 自行部署/compassarea |
| 您的输入 | 你是如何评价InternLM2.5-Chat-20B 模型的 |
| 模型A | InternLM2.5-Chat-20B |
| 模型B | Qwen1.5-32B-Chat |
| 模型A输出 | InternLM2.5-Chat-20B模型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最新推出的一个基于语言模型的对话生成系统,该模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总的来说,InternLM2.5-Chat-20B模型是一个非常强大和灵活的对话生成系统,适用于各种场景和应用。 |
| 模型B输出 | InternLM2.5-Chat-20B是一个巨大的语言模型,具有超过20亿个参数。这类模型在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时表现出色,尤其是在文本生成、对话理解、语义分析等方面。下面是对其的一些评价: 优点:
缺点:
总体来说,InternLM2.5-Chat-20B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语言模型,尤其在对话和文本生成方面。然而,随着模型尺寸的增长,也带来了计算成本、可解释性和安全性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改进此类模型,同时解决伴随而来的问题。 |
| 其他补充 | 无 |
Good Case 4:
| 模型服务来源 | 自行部署/compassarea |
| 您的输入 | 你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模型 |
| 模型A | InternLM2.5-Chat-20B |
| 模型B | Qwen1.5-32B-Chat |
| 模型A输出 | 作为一个基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的语言模型,InternLM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总的来说,InternLM是一个非常强大和灵活的语言模型,适用于各种场景和应用。 |
| 模型B输出 | 作为一个AI助手,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模型”,但我可以就我的设计和能力进行自我评估: 优点:
缺点:
总的来说,我致力于成为一个强大且有用的工具,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和获取信息。然而,我也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并将持续努力提升服务质量。 |
| 其他补充 | 无 |
Good Case 5:
| 模型服务来源 | 自行部署/compassarea |
| 您的输入 | 5 5 5 1四个数字,如果通过加减乘除,得到24 |
| 模型A | InternLM2.5-Chat-20B |
| 模型B | Qwen1.5-32B-Chat |
| 模型A输出 |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典的数学游戏,称为24点游戏,目的是通过加减乘除的方式,使用手头上的四个数字得到结果24。下面是这个问题的一种解法: 首先,我们注意到1可以被看作是任何数的倒数,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构造分数。假设我们构造了分数5/1,那么我们可以将5/1与5相乘,得到25。然后,我们将25减去1,得到24,这样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 5 × 5 ÷ (1 ÷ 5) - 1 = 24 因此,通过这种巧妙的方法,我们成功地将5、5、5、1这四个数字组合起来得到了24。 |
| 模型B输出 | 很抱歉,根据常规的加减乘除运算,使用数字5、5、5和1不可能得到结果24。这是因为无论你如何组合这些数字,都很难在只使用加减乘除的情况下达到24。例如:
然而,如果我们可以使用其他数学运算,例如指数运算、平方根或其他高级数学概念,那么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仅限于加减乘除的话,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如果你允许使用其他数学运算,请告知,这样我可以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
| 其他补充 | (5-1/5)*5=24 |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