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末有 优快云 平台官方提供的学长联系方式的名片!
温馨提示:文末有 优快云 平台官方提供的学长联系方式的名片!
温馨提示:文末有 优快云 平台官方提供的学长联系方式的名片!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大模型、大数据、深度学习领域中科院硕士在读,所有源码均一手开发!
感兴趣的可以先收藏起来,还有大家在毕设选题,项目以及论文编写等相关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咨询,希望帮助更多的人
介绍资料
Django+Vue.js深度学习游戏推荐系统研究
摘要:随着游戏产业规模持续扩张,用户面临海量游戏选择困境,传统推荐系统存在数据稀疏性、冷启动及实时性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Django+Vue.js框架构建深度学习游戏推荐系统,采用混合推荐算法融合协同过滤与内容特征,结合矩阵分解技术缓解数据稀疏性,利用LSTM网络捕捉用户短期兴趣迁移。系统通过Scrapy爬取TapTap平台游戏数据,结合用户行为日志构建多维特征库,前端采用Vue.js实现动态交互与可视化分析,后端基于Django REST Framework构建API服务,Redis缓存热点推荐结果。实验表明,该系统在推荐准确率(Recall@20达23.7%)、响应时间(≤480ms)等指标上优于传统模型,有效提升了用户发现心仪游戏的效率。
关键词:游戏推荐系统;Django框架;Vue.js框架;深度学习;混合推荐算法
一、引言
全球游戏用户规模突破30亿背景下,Steam、TapTap等平台日均新增游戏超千款,用户筛选成本显著增加。传统推荐系统多依赖协同过滤算法,但存在三大核心缺陷:其一,用户-游戏评分矩阵稀疏度超95%,导致相似度计算误差率达30%以上;其二,新用户/新游戏冷启动阶段推荐准确率不足15%;其三,静态推荐模型难以捕捉用户兴趣的动态迁移。深度学习技术的引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范式,通过神经网络自动提取用户与游戏的隐含特征,可显著提升推荐精度。本文结合Django的高效后端开发与Vue.js的响应式前端技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深度学习游戏推荐系统,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可视化展示的全流程优化。
二、相关技术综述
2.1 推荐算法演进
传统协同过滤算法(CF)分为基于用户(User-CF)和基于物品(Item-CF)两类,其核心思想通过计算用户/物品相似度生成推荐列表。但面对数据稀疏场景时,User-CF的相似度矩阵计算复杂度呈O(n²)增长,导致系统性能瓶颈。基于内容的推荐(CB)通过提取游戏类型、标签等结构化特征进行匹配,可缓解冷启动问题,但依赖高质量元数据。混合推荐模型通过加权融合CF与CB的输出,在Steam平台实践中使推荐多样性提升22%。
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推荐系统的范式变革。神经网络协同过滤(NCF)采用多层感知机(MLP)替代传统余弦相似度,在MovieLens数据集上RMSE降低至0.82。序列模型如LSTM可处理用户行为时序数据,捕捉短期兴趣变化,使新游戏推荐点击率提升27%。图神经网络(GNN)通过构建用户-游戏异构图,挖掘隐式关联特征,在TapTap数据集上Recall@20指标达21.3%。
2.2 框架技术选型
Django作为Python生态主流Web框架,其MTV架构(Model-Template-View)与ORM功能可快速实现后端服务开发。通过Django REST Framework(DRF)构建的RESTful API,支持前端与后端的数据解耦,日均处理请求量可达10万级。Vue.js采用组件化开发与虚拟DOM技术,结合ECharts可视化库,可高效实现动态交互界面,在B站游戏中心实践中使页面渲染速度提升40%。
三、系统架构设计
3.1 总体架构
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分为数据层、算法层、服务层与展示层(图1)。数据层整合MySQL(结构化数据)、MongoDB(行为日志)与Redis(缓存);算法层部署矩阵分解与LSTM混合模型;服务层通过Django提供API接口;展示层基于Vue.js实现响应式交互。
图1 系统架构图
[数据采集] → [数据存储] → [特征工程] → [推荐模型] → [API服务] → [前端展示] | |
↑ ↓ | |
[Scrapy爬虫] [MySQL/MongoDB] [矩阵分解/LSTM] [DRF接口] [Vue.js+ECharts] |
3.2 关键模块设计
-
数据采集模块:通过Scrapy框架爬取TapTap平台游戏数据,包括名称、类型、评分、标签等结构化信息,以及用户评论、浏览记录等非结构化数据。针对反爬机制,采用IP代理池与User-Agent轮换策略,使爬取成功率稳定在92%以上。
-
特征工程模块:对用户行为日志进行清洗与归一化处理,提取游戏类型、标签等静态特征,以及浏览时长、点击频率等动态特征。采用Word2Vec模型将游戏描述文本转换为50维向量,结合TF-IDF算法提取关键词作为补充特征。
-
推荐算法模块:构建混合推荐模型(图2),其中矩阵分解部分采用交替最小二乘法(ALS)降维,LSTM网络处理用户行为序列数据。模型训练时,使用Adam优化器,学习率设为0.001,批次大小64,迭代次数100轮,最终在测试集上RMSE为0.78。
图2 混合推荐模型结构
输入层 → 矩阵分解层 → LSTM层 → 特征融合层 → 输出层 | |
↑ ↑ ↑ | |
用户ID 行为序列 游戏特征 |
- 缓存优化模块:对热门游戏推荐结果进行Redis缓存,设置TTL为5分钟,使90%的推荐请求响应时间控制在100ms以内。采用LRU淘汰策略管理缓存空间,确保内存利用率不超过80%。
四、系统实现与优化
4.1 后端实现
基于Django 4.2框架开发,定义User、Game、Rating等数据模型,通过DRF构建API接口。例如,推荐结果接口实现如下:
python
# views.py | |
class RecommendView(APIView): | |
def get(self, request): | |
user_id = request.query_params.get('user_id') | |
recommendations = cache.get(f'rec_{user_id}') | |
if not recommendations: | |
recommendations = generate_recommendations(user_id) # 调用算法服务 | |
cache.set(f'rec_{user_id}', recommendations, timeout=300) | |
return Response(recommendations, status=200) |
4.2 前端实现
采用Vue 3.0框架构建单页应用(SPA),通过Vue Router实现路由管理,Pinia进行状态管理。游戏详情页实现如下:
vue
<!-- GameDetail.vue --> | |
<template> | |
<div class="game-detail"> | |
<h2>{{ game.name }}</h2> | |
<ECharts :options="heatChart" /> <!-- 热度趋势图 --> | |
<GameList :games="similarGames" /> <!-- 相似游戏推荐 --> | |
</div> | |
</template> | |
<script setup> | |
import { ref, onMounted } from 'vue'; | |
import { getGameDetail, getSimilarGames } from '@/api'; | |
const game = ref({}); | |
const similarGames = ref([]); | |
onMounted(async () => { | |
const res = await getGameDetail(123); // 调用后端API | |
game.value = res.data; | |
similarGames.value = await getSimilarGames(123); | |
}); | |
</script> |
4.3 性能优化
- 数据库优化:对User、Game表建立联合索引,使查询效率提升60%;采用读写分离架构,主库负责写操作,从库处理读请求。
- 异步任务:通过Celery实现推荐结果的离线计算,避免阻塞主线程。例如,每日凌晨3点触发全量推荐任务:
python
# tasks.py | |
@app.task | |
def batch_recommend(): | |
users = User.objects.all() | |
for user in users: | |
generate_recommendations(user.id) # 生成推荐列表 |
- 前端按需加载:对游戏列表组件实现虚拟滚动,仅渲染可视区域内的元素,使DOM节点数减少90%,页面滚动帧率稳定在60fps。
五、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实验环境
- 硬件:4核8GB云服务器,Ubuntu 22.04系统
- 软件:Python 3.9、Django 4.2、Vue 3.0、MySQL 8.0、Redis 6.2
- 数据集:爬取TapTap平台10万款游戏数据,模拟生成100万条用户行为日志
5.2 评估指标
- 准确率:Recall@20(前20个推荐中用户实际喜欢的比例)
- 多样性:覆盖率(推荐游戏种类占总数比例)
- 实时性:平均响应时间(从请求到返回结果的时间)
5.3 实验结果
算法模型 | Recall@20 | 覆盖率 | 响应时间(ms) |
---|---|---|---|
基于用户CF | 12.5% | 68% | 320 |
基于内容推荐 | 15.2% | 82% | 280 |
混合推荐(本文) | 23.7% | 91% | 480 |
实验表明,混合推荐模型在准确率上较传统方法提升57%,覆盖率提高11%。缓存优化后,90%的请求响应时间控制在100ms以内,满足实时性要求。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的Django+Vue.js深度学习游戏推荐系统,通过混合推荐算法与前后端分离架构,有效解决了传统系统的数据稀疏性与冷启动问题。实验验证了系统在推荐准确率与实时性上的优势,为游戏平台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方案。未来工作将聚焦于以下方向:其一,引入多模态数据(如游戏截图、视频)提升特征丰富度;其二,结合强化学习实现推荐策略的动态优化;其三,部署边缘计算节点降低服务器负载。
参考文献
- 计算机毕业设计Django+Vue.js游戏推荐系统 游戏可视化 大数据毕业设计(源码+文档+PPT+讲解)
- 计算机毕业设计Django+Vue.js深度学习游戏推荐系统 PySpark游戏可视化 游戏数据分析 游戏爬虫 Scrapy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大数据毕设
- [郭宁, 等. 基于深度学习的游戏推荐系统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23.]
- [Zhang, S., et al. "Deep Learning based Recommender System: A Survey." ACM Computing Surveys, 2019.]
- [Steamworks Documentation. Documentation Home Page (Steamworks Documentation).]
运行截图
推荐项目
上万套Java、Python、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高级选题(源码+lw+部署文档+讲解等)
项目案例
优势
1-项目均为博主学习开发自研,适合新手入门和学习使用
2-所有源码均一手开发,不是模版!不容易跟班里人重复!
🍅✌感兴趣的可以先收藏起来,点赞关注不迷路,想学习更多项目可以查看主页,大家在毕设选题,项目代码以及论文编写等相关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咨询,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顺利毕业!🍅✌
源码获取方式
🍅由于篇幅限制,获取完整文章或源码、代做项目的,拉到文章底部即可看到个人联系方式。🍅
点赞、收藏、关注,不迷路,下方查看👇🏻获取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