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哥讲Spring核心编程思想》-第二章学习笔记
重新认识IoC
本章主要讲解IoC的一些知识点
IoC发展简介
什么是IoC?
IoC 是反转控制,类似于好莱坞原则,主要有依赖查找和依赖注入实现。
控制反转:获得依赖对象的过程被反转了,控制被反转之后,获得依赖对象的过程由自身管理变为了由IOC容器主动注入。
IoC简史
- 1983年,Richard E. Sweet 在《The Mesa Programming Environment》中提出“Hollywood
Principle”(好莱坞原则) - 1988年,Ralph E. Johnson & Brian Foote 在《Designing Reusable Classes》中提出“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 - 1996年,Michael Mattsson 在《Object-Oriented Frameworks, A survey of methodological
issues》中将“Inversion of control”命名为 “Hollywood principle” - 2004年,Martin Fowler 在《Inversion of Control Containers and the Dependency Injection
pattern》中提出了自己对 IoC 以及 DI 的理解 - 2005年,Martin Fowler 在 《InversionOfControl》对 IoC 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IoC主要实现策略
依赖查找、依赖注入
(1)服务定位模式
(2)依赖注入:构造器注入、参数注入、Setter注入、接口注入
(3)上下文依赖查询
(4)

本文是《小马哥讲Spring核心编程思想》第二章的学习笔记,详细介绍了IoC的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实现策略以及Spring作为IoC容器的优势。IoC通过反转控制,实现了依赖查找和依赖注入,降低了组件间的耦合度,增强了系统的可测试性和灵活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71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