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中将某一特定区域进行放大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ArcGIS10.2进行面文件的建立与编辑,以及如何从完整地图shapefile文件中截取所需局部区域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如何在ArcGIS中将插值后的数据导出 在ArcGIS中完成插值操作后,通常需要将结果保存为特定格式的数据以便后续使用或分享。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导出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 1. **直接将插值结果保存到自定义文件夹** 当执行插值工具(如IDW、Kriging等)时,可以直接指定输出路径和文件名[^1]。如果希望得到TIF格式的栅格数据,则需显式地在文件名后加上“.tif”扩展名。 ```python arcpy.Idw_3d("input_points", "z_field", r"D:\output\idw_result.tif", cell_size=1000) ``` 此方式简单快捷,适合不需要进步修改的情况。 #### 2. **通过地理数据库存储后再导出** 另种常见做法是先让插值结果存放在默认或自建的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内[^1],之后再将其转存至外部磁盘上的独立文件。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GDB强大的管理和版本控制功能。 - 初步生成:运行插值算法时不设定具体目标位置,仅提供基础参数; - 后续转移:借助`Copy Raster`命令把内部对象迁移到期望地址。 ```python import arcpy from arcpy import env env.workspace = r"C:\path_to_gdb.gdb" out_ras = arcpy.sa.Kriging("points_layer", "value_column", searchRadius) # Export from GDB to local disk as GeoTIFF format. final_path = r"E:\project_results\krigged_output.tif" arcpy.CopyRaster_management(out_ras, final_path) ```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应避免涉及含有汉字字符集的位置信息以防潜在兼容性障碍发生[^1]^。 #### 3. **基于掩模裁切限定区域内的插值成果** 有时候仅仅关注某部分地区的预测状况就够了。这时可采用mask技术来界定实际感兴趣的边界轮廓[^2]。比如针对全国范围内地温分布情况做局部放大展示时尤为适用。 ```python inMaskData = r"F:\china_boundary.shp" extracted = ExtractByMask(in_raster=out_krige, in_mask_data=inMaskData) save_loc = r"G:\focused_area\tmp_extracted.tif" arcpy.management.SaveToLayerFile(extracted , save_loc ) ``` 以上脚本片段展示了如何依据矢量形作为模板提取对应部分像素集合的过程[^2]^。 ---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