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函数(转)

本文详细解释了回调机制的概念,包括其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通过具体的Java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回调函数,帮助读者理解回调机制在实际编程中的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所谓回调,就是客户程序C调用服务程序S中的某个函数A,然后S又在某个时候反过来调用C中的某个函数B,对于C来说,这个B便叫做回调函数。例如Win32下的窗口过程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回调函数。一般说来,C不会自己调用B,C提供B的目的就是让S来调用它,而且是C不得不提供。由于S并不知道C提供的B姓甚名谁,所以S会约定B的接口规范(函数原型),然后由C提前通过S的一个函数R告诉S自己将要使用B函数,这个过程称为回调函数的注册,R称为注册函数。Web Service以及 Java的RMI都用到回调机制,可以访问远程服务器程序。


    下面举个通俗的例子:
    某天,我打电话向你请教问题,当然是个难题,^_^,你一时想不出解决方法,我又不能拿着电话在那里傻等,于是我们约定:等你想出办法后打手机通知我,这样,我就挂掉电话办其它事情去了。过了XX分钟,我的手机响了,你兴高采烈的说问题已经搞定,应该如此这般处理。故事到此结束。这个例子说明了“异步+回调”的编程模式。其中,你后来打手机告诉我结果便是一个“回调”过程;我的手机号码必须在以前告诉你,这便是注册回调函数;我的手机号码应该有效并且手机能够接收到你的呼叫,这是回调函数必须符合接口规范。


    通过上面个人感觉到回调更多的应用就是结合异步。比如:Ajax中js通过组件和服务器的异步通信。

例:

    程序员A写了一段程序(程序a),其中预留有回调函数接口,并封装好了该程序。程序员B要让a调用自己的程序b中的一个方法,于是,他通过a中的接口回调自己b中的方法。目的达到。在C/C++中,要用回调函数,被掉函数需要告诉调用者自己的指针地址,但在JAVA中没有指针,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接口(interface)来实现定义回调函数。
     假设我是程序员A,以下是我的程序a:

  1. public class Caller 
  2.     public MyCallInterface mc; 
  3.  
  4.     public void setCallfuc(MyCallInterface mc) 
  5.     { 
  6.        this.mc= mc; 
  7.     } 
  8.  
  9.     public void call(){ 
  10.        this.mc.method(); 
  11.     } 
  12. }     
 

     我还需要定义一个接口,以便程序员B根据我的定义编写程序实现接口。

  1. public interface MyCallInterface 
  2.     public void method(); 
  3.  

     于是,程序员B只需要实现这个接口就能达到回调的目的了:

  1. public class B implements MyCallInterface 
  2.     public void method() 
  3.     { 
  4.        System.out.println("回调"); 
  5.     } 
  6.  
  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8.     { 
  9.        Caller call = new Caller(); 
  10.        call.setCallfuc(new B()); 
  11.        call.call(); 
  12.     } 

在处理大恒(DaHeng)摄像头或者其他设备生成的视频流时,可能会遇到回调函数返回的数据需要换成OpenCV的IPLImage格式。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一段专门的处理代码来完成这个过程。这里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假设回调函数接收的是一个二进制数据缓冲区(uchar* buffer): 1. **初始化IPLImage结构**: 首先,创建一个新的IPLImage结构并设置必要的尺寸信息。假设宽度(width),高度(height),位深度(depth)和步长(widthStep)都已经知道了: ```cpp IplImage iplImage; iplImage.width = width; iplImage.height = height; iplImage.depth = depth; iplImage.nChannels = 1; //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单通道或多通道 iplImage.widthStep = iplImage.width * iplImage.depth; ``` 2. **拷贝数据**: 创建一个新的void指针指向IPLImage的imageData部分,然后复制回调函数提供的缓冲区数据到该位置: ```cpp uchar* imageData = (uchar*) malloc(iplImage.heightStep * iplImage.height); memcpy(imageData, buffer, iplImage.widthStep * iplImage.height); iplImage.imageData = imageData; ``` 3. **设置缓冲区大小**: 确保imageData指针的值是正确的,即等于实际的宽度步长乘以高度: ```cpp if (iplImage.imageData != NULL) { iplImage.imageSize = iplImage.widthStep * iplImage.height; } ``` 4. **换为cv::Mat**: 虽然原始的IPLImage是为了OpenCV老版本设计的,但如果你想进一步操作,可以将其换为cv::Mat类型: ```cpp cv::Mat matFromIpl(iplImage); ``` 请注意,实际的回调函数会依赖于大恒的具体API,上述示例仅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流程。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错误处理、内存管理和解码图像等细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