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求职: 「面试试题小程序」 ,内容涵盖 测试基础、Linux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Web功能测试、接口测试、APPium移动端测试、Python知识、Selenium自动化测试相关、性能测试、性能测试、计算机网络知识、Jmeter、HR面试,命中率杠杠的。(大家刷起来…)
📝 职场经验干货:
在做性能测试之前,我们常常会听到各种名词:基准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稳定性测试……
听上去挺专业,其实只要结合生活场景,就能很好地理解。
今天就带大家快速搞懂性能测试的分类。
1. 基准测试(Baseline Test)
定义:在系统资源充足、负载较小的情况下,测出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比如响应时间、吞吐量。
📌 类比生活:新买的手机,刚开机时测试跑个分,就是它的“基准性能”。
📌 目的:了解系统的“正常水平”,为后续对比提供参考。
2. 负载测试(Load Test)
定义:逐步增加用户访问量,直到接近系统设计的最大承载量,观察性能表现。
📌 类比生活:电梯设计最大载重 20 人,你试着从 5 人、10 人、15 人逐渐加人,看电梯能否正常运行。
📌 目的:验证系统能否在预期业务压力下平稳运行。
3. 压力测试(Stress Test)
定义:超出系统设计承载量,不断增加负载,直到系统崩溃,观察极限点。
📌 类比生活:硬要往 20 人的电梯里塞 30 人,看它什么时候报警或停运。
📌 目的:找出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和瓶颈点。
4. 容量测试(Capacity Test)
定义:在系统可接受的性能指标下,测算系统能同时支持多少用户、多少数据量。
📌 类比生活:你想知道电梯在保证 每次运行时间不超过 30 秒 的前提下,最多能承载多少人。
📌 目的:为系统的容量规划、扩容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5. 稳定性测试(Soak / Endurance Test)
定义:长时间(通常是 12 小时、24 小时甚至更久)持续给系统施加正常负载,验证是否会出现性能衰退或资源泄露。
📌 类比生活:电梯一天 24 小时不停运作,看是否会卡顿、过热或者故障。
📌 目的:发现内存泄露、连接未释放、线程堆积等长时间运行问题。
性能测试不是单一的一次压测,而是 不同角度的验证组合:
基准测试:先看底子
负载测试:验证能否胜任日常业务
压力测试:探查极限
容量测试:测算规模
稳定性测试:检验长跑能力
做性能测试,就像体检:常规体检、运动测试、极限挑战、耐力检测,都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了解系统的健康状况。
👉 建议:在实际工作中,不要只停留在“跑一下脚本”,而是要根据项目目标选择合适的测试类型,这样才能为业务和架构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
最后: 下方这份完整的软件测试视频教程已经整理上传完成,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自行领取【保证100%免费】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