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求职: 「面试试题小程序」 ,内容涵盖 测试基础、Linux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Web功能测试、接口测试、APPium移动端测试、Python知识、Selenium自动化测试相关、性能测试、性能测试、计算机网络知识、Jmeter、HR面试,命中率杠杠的。(大家刷起来…)
📝 职场经验干货:
做性能测试时,我们常常会画一些曲线,比如 并发数 vs 吞吐量。你会发现:
- 一开始,并发用户越多,系统的吞吐量也跟着上升;
- 但是到了某个点,吞吐量不再上升,反而开始下降;
- 与此同时,响应时间也会急剧变慢。
👉 这个临界点,就叫做 性能拐点(Knee Point)。
什么是性能拐点?
👉 用一句话解释:
性能拐点就是系统承载能力的极限点,超过这个点系统就开始“掉链子”。
换句话说:
- 拐点之前:系统还能比较稳定地处理请求,吞吐量随着并发数增加而增加
- 拐点之后:系统资源耗尽,吞吐量反而下降,错误率升高,用户体验急剧恶化
举个例子
假设某电商网站在压测时的数据:
- 并发 1000 → 吞吐量 3000 QPS
- 并发 3000 → 吞吐量 9000 QPS
- 并发 5000 → 吞吐量 12000 QPS
- 并发 6000 → 吞吐量 开始下降到 11000 QPS
📌 那么 5000 并发附近,就是系统的性能拐点。
再往上加压,系统反而更差。
这就像往水桶里倒水:
- 水桶容量有限
- 倒水速度超过水桶承载能力 → 水会溢出来
- 系统的“水桶容量”就是性能拐点
为什么会出现性能拐点?
-
资源打满
- CPU、内存、磁盘 IO、网络等资源被完全占用
- 系统没法再高效处理更多请求
-
排队 & 锁竞争
- 大量请求同时进来,线程之间抢占锁,排队等待,导致性能下降
-
错误率上升
- 系统超负荷运转,错误率飙升,吞吐量下降
性能拐点的作用
-
判定最大承载能力
- 找到拐点,就知道系统最多能扛多少并发和 QPS
-
容量规划
- 比如电商大促,要预估最高流量,就要提前测试系统拐点
- 如果大促预期峰值 8000 QPS,而拐点只有 5000 QPS,就必须提前扩容
-
系统优化参考
- 不同优化手段(加缓存、加服务器、优化 SQL)能否提升性能,就看拐点能不能往后推
- 性能拐点 = 系统吞吐量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的那个点
- 它标志着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
- 通过找拐点,我们能进行容量规划和性能优化
一句话总结:
👉 性能拐点,就是系统能抗住多少流量的“生死线”。
最后: 下方这份完整的软件测试视频教程已经整理上传完成,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自行领取【保证100%免费】

58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