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设计模式:https://www.runoob.com/design-pattern/decorator-pattern.html
1.享元模式
一般结合工厂模式一起使用,在结构里包含一个享元工厂。
享元模式是为了节约内存空间,提升程序性能(避免大量的new操作);而单例模式则主要是出于共享状态的目的
单例模式:主要是在全局范围内提供唯一的对象访问接口(框架里面使用的特别多)
享元模式:对于全局的对象创建,通过对象共享池的方式减少对象的创建,而意图并不是提供唯一的对象访问
工厂模式:主要是为了降低耦合。
将创建实例的工作与使用实例的工作分开,使用者不必关心类对象如何创建,明确了职责。
把初始化实例时的工作放到工厂里进行,使代码更容易维护。 更符合面向对象的原则,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实现编程。
https://www.cnblogs.com/zailushang1996/p/8601808.html (工厂模式讲解)
2.观察者模式
https://www.cnblogs.com/gongjian/p/6104766.html java自带的观察者模式
意图: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主要解决:一个对象状态改变给其他对象通知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到易用和低耦合,保证高度的协作。
何时使用:一个对象(目标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所有的依赖对象(观察者对象)都将得到通知,进行广播通知。
如何解决: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将这种依赖关系弱化。
关键代码:在抽象类里有一个 ArrayList 存放观察者们。
应用实例: 1、拍卖的时候,拍卖师观察最高标价,然后通知给其他竞价者竞价。 2、西游记里面悟空请求菩萨降服红孩儿,菩萨洒了一地水招来一个老乌龟,这个乌龟就是观察者,他观察菩萨洒水这个动作。
3. value object模式和业务代理模式
value object将传递数据封装到一个串行化的对象中进行传输,业务代理将一组远程方法构成的业务流程封装在一个位于展示层的代理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