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数字化编码

本文探讨了在分布式应用中如何将数据如cookie编码为数字,包括集中式、固定间隔和弹性分布式编码三种方法。弹性分布式编码利用Spark的zipWithUniqueId函数,根据分区动态分配编码,兼顾效率和灵活性,尤其在数据分布均匀时能有效减少编码浪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分布式应用中,有时候需要把一些东西,例如cookie,编码成int/long型数字,在这里提供一些思路。
1. 集中式编码
类似于单机,将所有cookie重新切分在一起,按次序编码

var idnum:Long = 0
idrdd.repartition(1).map(oriId => {
      idnum += 1
      (oriId, idnum)
    }).repartition(partitionNum)

这种方法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非常慢
2. 固定间隔分布式编码
每个partition内部实现顺序编码,各partition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隔,需要预估每个partition容纳的最大数量,例如我们如果估计每个partition中的数量不会超过100万,则

idrdd.mapPartitionsWithIndex((mapIndex, itemIter) => {
              var baseIndex: Long = mapIndex.toLong*1000000L
              itemIter.map(oriId => {
                val numId = baseIndex
                baseIndex += 1
                (oriId, numId)
              })
            })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不够灵活,间隔是固定的,遇到数据增长较快时容易出现问题;而预留间隔如果太大,编码数字浪费较多
3. 弹性分布式编码
spark提供了分布式的编码方案,在org.apache.spark.rdd的zipWithUniqueId函数中,首先获得partition的个数partitionNum,然后每个partition内部的起始id为partitionId,间隔为partitionNum,这样在partition数据分布比较均匀时,中间浪费的编码会很少,且不用预设partition之间的间隔,非常灵活。举个栗子,我们有500个partition,则第一个partition内部的起始id为0,间隔为500, 编码为(0, 500, 1000, …),第二个partition内部的起始id为1,编码同理(1, 501, 1001, …), 其他类似。伪码

var partitionNum; //partition个数
var partitionId; //partition的id
//对每个partition内部
for i=0 to N
    partitionId+i*partitionNum

下面给出spark的实现

val n = idrdd.partitions.length.toLong
idrdd.mapPartitionsWithIndex { case (k, iter) =>
      Utils.getIteratorZipWithIndex(iter, 0L).map { case (item, i) =>
        (item, i * n + k)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