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从零开始学:JSP, Servlet的发展历史

本文探讨了Sun提出的Servlet体系如何推动基于B/S架构的Web应用程序发展,以及随后引入JSP带来的效率提升。同时,文章分析了JSP在应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指出后续版本Servlet的改进方向,即引入MVC概念以简化交叉工作流。最后,文章总结了技术竞争与完善如何促进Web开发领域的进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自:http://hi.baidu.com/9%D2%BB%CB%EA%B4%F2%CB%C0%D0%DC9/blog/item/e3d5fe2e3317c6554fc2265e.html

 

 

首先sun提出的是Servlet体系,这个体系使得使用JAVA的程序员也能开发基于B/S架构的WEB应用程序,使用Servlet类将HTTP请求和响应封装在标准JAVA类中来实现各种WEB应用方案。这一步也是sun的J2EE架构中的最关键的一步。
随着大量的B/S架构程序开发出来以后,人们发现Servlet类的编写是非常繁琐的,主要集中在几个问题上:首先有大量冗余代码,这些代码在每个servlet类中都是一模一样或者基本近似的,其次是开发Servlet的程序员很少有精通美工的导致使用Servlet开发无法方便的做到各种页面效果和丰富多彩的风格,这个时候sun借鉴了微软的ASP方式,正式提出JSP(也就是Servlet 1.1),JSP推出后,JAVA程序员也能象ASP的程序员那样将服务端代码添加在已经由美工设计好的静态页面上,经过一个JSP容器对JSP文件进行自动解析并转换成Servlet类来交给WEB服务器运行。这么一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JSP的广泛应用和各种设计模式的盛行,人们发现JSP也暴露了大量的问题:首先,夹杂服务端代码的JSP文件给后期维护和页面风格再设计带来大量阻碍,美工在修改页面的时候不得不面对大量看不懂的服务端代码,程序员在修改逻辑的时候经常会被复杂的客户端代码搞昏。交叉的工作流使得JSP面临大量的困境。这直接导致了servlet1.2的出台,sun在这一版中充分倡导了MVC的概念,大量页面标签的使用使得交叉工作流变的稍微的容易了,服务端标签的兼容性使得美工也可以直接随意移动这些标签而得到对应的效果。但是又暴露了一些问题:设计的差的标签使得程序的错误得不到检测,不成熟的代码导致无法真正的使服务端标签可以和客户端标签那样随意移动而不会导致逻辑错误。这些都有待解决

sun借鉴微软的ASP提出了JSP,而微软又借鉴SUN的JSP架构完善了ASP.net的架构,所以我们看到,通过不断的竞争与完善,技术总是会让我们逐渐的得心应手,所以尽情享受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