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字符串:有单引号或双引号包起来的0个或读个字符,被称为字符串
2. 字符串对象的创建
a) 使用构造方法创建,格式var字符串名称= new String(“字符串”);
b) 使用字面量的形式创建字符串对象,格式var字符串名称= “字符串”;
3. 字符串的存储形式:和数组的存储形式相同
4. 字符串元素的获取:字符串名[下标],注意字符串一旦创建不可改变
5. 字符串对象常用属性和方法
a) 属性:length
l 作用:用来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l 格式:字符串.length
l 注意:该属性计算的是字符串对象中所包含的字符的个数,一个汉字算一个字符,如“hello中国”,长度为7
b) 方法
l charAt
Ø 作用:用来获取某下标对应位置上的字符
Ø 格式:字符串.charAt(下标);
Ø 返回值:对应位置上的字符,如果没有该下标,则说明也不返回
l charCodeAt
Ø 作用:获取某下标对应位置上的字符的ASCII码值
Ø 格式:字符串.charCodeAt(下标);
Ø 返回值:对应字符的ASCII码值,如果没有该字符,返回值为NaN
l split
Ø 作用:将字符串转换为数组
Ø 格式:字符串.split(“分隔符”);
Ø 注意:
a) 如果没有分隔符,会将字符串当做一个数组元素放到数组中
b) 如果没有分隔符,并且想让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放到一个数组元素中区,可以使用如下格式:字符串.split(“”);
c) 返回值为数组
l indexOf
Ø 格式:字符串.indexOf(“子串”);
Ø 返回值:如果包含子串,则返回对应下标,否则返回-1
l lastINdexOf
Ø 作用:该字符创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
Ø 格式:字符串.lastIndexOf(“子串”);
Ø 返回值:如果包含子串,则返回对应下标,否则返回-1
l concat
Ø 作用:拼接字符串
Ø 格式:字符串.concat(“子串”);
Ø 返回值:拼接后的新串
l substring
Ø 作用:截取字符串
Ø 格式:字符串.substring(begin,end);
a) begin:开始的下标,包含头
b) end:终止的下标,不包含尾
l slice
Ø 作用:截取字符串
Ø 格式:字符串.slice(begin,end);
a) being:开始的下标,包含头
b) end:终止的下标,不包含尾
Ø 注意:substring和slice的返回值都是新的字符串,区别是slice值负数,但是substring不支持。另外substring中如果第一个参数大于第二个参数,那么在截取时系统会自动将两个参数位置互换,如str.substring(5,2);截取的是2-5间的字符
l substr
Ø 作用:截取字符串
Ø 格式:字符串.substr(下标,个数)
Ø 注意:返回值为新的字符串,另外如果要从一个下标开始截到最后格式为str.substr(下标);
l toUpperCase
Ø 作用:将字符转成大写字母
Ø 格式:字符串.toUpperCase();
Ø 返回值:转换成大写的新的字符串
l toLowerCase
Ø 作用:将字符转成小写字母
Ø 格式:字符串.toLowerCase();
Ø 返回值:转成小写的新的字符串
l localeCompare
Ø 作用:比较字符串大小
Ø 格式:字符串1.localeCompare(字符串2);
Ø 返回值为
a) 如果字符串1大于字符串2,返回值为1
b) 如果字符串1小于字符串2,返回值为-1
c) 如果两个串相等,返回值为0
6. +:可以用来拼接字符串
7. ==:用来字符串是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