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sort 和sorted的区别和用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中的两种排序方法:sort()和sorted()的区别与用法。sort()是列表的内部方法,排序后直接修改原列表;sorted()为内置函数,返回排序后的新列表而不改变原列表。文章还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key和cmp参数自定义排序规则。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ython sort 和sorted的区别和用法
1.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看帮助文章
>>> help(list.sort)
sort(...)
    L.sort(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 stable sort *IN PLACE*;
    cmp(x, y) -> -1, 0, 1


>>> help(sorted)
Help on built-in function sorted in module __builtin__:

sorted(...)
    sorted(iterable, 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 new sorted list


2.函数的作用(以及主要区别)
(1)sort():是容器的函数,是可变对象(字典,列表)的方法,无返回值,但会改变原来对象的排序
(2)sorted():是一个内建函数,接受一个序列,返回有序的副本,但原来的对象顺序不变

3.参数说明:
(1)cmp():用于比较的函数,比较什么由key决定,有默认值是迭代集合中的一项,是带两个参数的比较函数。
        返回值为:负数: e1 < e2, 0: e1 == e2, 正数: e1 > e2。 默认为 None
(2)key():用列表元素的某个已命名的属性或函数(只有一个参数并且返回一个用于排序的值)作为关键字
(3)reverse:True 降序 False(默认)升序


4.实例
(1)sort和sorted比较(注意差别):
>>> l=[4,2,6,8,10]
>>> l.sort()
>>> l  (源列表顺序已改变)
[2, 4, 6, 8, 10]
>>> l=[4,2,6,8,10]
>>> sorted(l)
[2, 4, 6, 8, 10]  (返回一个排序好的新列表)
>>> l
[4, 2, 6, 8, 10]  (源列表顺序已改变)

(2)如果list中由tuple组成,默认情况下,sort和sorted都会根据tuple[0]作为排序的key进行排序
例如:
>>> l1 = [(2, 'zhangsan', 100), (8, 'li', 50), (6, 'wang', 150)]
>>> l1.sort()   (按着tuple[0]进行排序)
>>> l1
[(2, 'zhangsan', 100), (6, 'wang', 150), (8, 'li', 50)]
>>>
>>>
>>> l1 = [(2, 'zhangsan', 100), (8, 'li', 50), (6, 'wang', 150)]
>>>
>>> sorted(l1)  (按着tuple[0]进行排序))
[(2, 'zhangsan', 100), (6, 'wang', 150), (8, 'li', 50)]
>>> l1
[(2, 'zhangsan', 100), (8, 'li', 50), (6, 'wang', 150)]

(3)用key函数进行排序
>>> l1 = [(2, 'zhangsan', 100), (8, 'li', 50), (6, 'wang', 150)]
>>> l1.sort(key=lambda item : item[2])
>>> l1
[(8, 'li', 50), (2, 'zhangsan', 100), (6, 'wang', 150)]
>>> l1 = [(2, 'zhangsan', 100), (8, 'li', 50), (6, 'wang', 150)]
>>> sorted(l1,key=lambda item : item[2])
[(8, 'li', 50), (2, 'zhangsan', 100), (6, 'wang', 150)]
>>> l1
[(2, 'zhangsan', 100), (8, 'li', 50), (6, 'wang', 150)]

(4)用cmp函数进行排序
>>> l1 = [(2, 'zhangsan', 100), (8, 'li', 50), (6, 'wang', 150)]
>>> l1.sort(cmp=lambda a,b : cmp(a[0], b[0]))  (基于tuple[0]进行排序)
>>> l1
[(2, 'zhangsan', 100), (6, 'wang', 150), (8, 'li', 50)]
>>>
>>> l1 = [(2, 'zhangsan', 100), (8, 'li', 50), (6, 'wang', 150)]
>>> sorted(l1, cmp=lambda a,b : cmp(a[2], b[2]))    (基于tuple[2]进行排序)
[(8, 'li', 50), (2, 'zhangsan', 100), (6, 'wang', 150)]
>>> l1
[(2, 'zhangsan', 100), (8, 'li', 50), (6, 'wang', 150)]

(5)对字典进行排序
sorted(author_cate_dict.items(), key=lambda d: d[1], reverse=True)​
Python中,`sort()` `sorted()` 都用于对序列进行排序,但它们之间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区别: 1. **作用域**: - `sort()`: 这个方法是列表(list)的一个内置方法,当你调用 `lst.sort()` 时,会直接改变原列表的顺序,不会返回一个新的排序后的列表。 - `sorted()`: 这是一个内置函数,可以接受任何可迭代对象作为输入,并返回一个新的已排序的列表,原列表保持不变。 2. **返回值**: - `sort()`: 它会直接修改列表,所以无需关心返回值。 - `sorted()`: 返回的是一个新的排序好的列表,对于原列表没有任何影响。 3. **稳定性**: - `sort()`: 如果列表中有相等的元素,`sort()` 通常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这意味着相等元素的相对位置可能会改变。 - `sorted()`: 通常默认使用稳定的排序方法,如果需要保证相等元素的顺序,可以传递 `key` 参数给 `sorted()`。 4. **可变性**: - `sort()`: 对于不可变的对象(如元组),`sort()` 会抛出 `TypeError`。 - `sorted()`: 可以接受不可变对象,因为它总是返回新列表。 5. **应用场合**: - 当你想就地排序并保持原列表不变,或者不确定输入是否可变时,`sort()` 更合适。 - 当你需要保留原列表不变,或者对不可变对象进行排序,或者希望看到排序过程的中间结果时,`sorted()` 是更好的选择。 示例: ```python # sort() 示例 numbers = [3, 1, 4, 1, 5, 9] numbers.sort() # 直接修改原列表 print(numbers) # 输出: [1, 1, 3, 4, 5, 9] # sorted() 示例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sorted_fruits = sorted(fruits) # 新建一个排序好的列表 print(fruits) # 输出: ['apple', 'banana', 'cherry'],原列表未变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