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模式
定义
Compose objects into tree structures to represent part-whole hierarchies. Composite let client treat individual objects and compositions of objects uniformly.
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于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分析
组合模式提供了一种数据访问的模式。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统一的使用对象的方式。统一的好处在于,客户端的代码更加简洁,封装更加完善,这也意味着扩展更加容易。总体来说代码也更加整洁;
同时,因为使用组合模式下的对象往往是作为数据载体存在的,而构建树的关系自然要加入结构因子。也就是原来的类会更加复杂一点:不但要承载数据,还需要维护结构。这就需要做出取舍了。
实现
体现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从分析一节可以看到,原来只是数据载体的类,现在还需要维护结构,即便在设计上可以做到结构同数据分离,各司其职,但是无疑还是会增加复杂程度。这里就需要注意取舍了;
里氏替换原则:这正是组合模式的精华之处;
接口隔离:并无体现;
开闭原则:通过继承,使得扩展(添加子节点)变得容易;
依赖倒置原则:组合模式并不符合该原则,因为Client依赖的Component并不是抽象类,并不符合面向接口编程这一原则。不过事在人为,不存在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存在缺点,不意味着没法弥补缺点。
迪米特原则:Client对Component的实现细节知道的越少越好,这往往是通过Component对外提供访问方法来实现的。
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落花流水存心阁,不仅能免费获得相关项目的源码,还可以扩展思维,启迪智慧哦~
后台回复:设计模式。获得项目源码~(如果从聚宝盆里获得资源后便狠心离去,那么聚宝盆将因难过而沉睡过去,无法为您提供宝贝了。。。除非唤醒它!)
如果觉得文章写的不错,也可以小小地打赏一下嘛~
也期待合作,“码”上改变~
微信账号 | 支付宝账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