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集合类

本文深入解析Java集合框架,包括HashMap、HashSet、ArrayList等常用集合类的工作原理与特性,以及Queue和Deque接口的实现与应用。

集合类型主要有3种:set(集)、list(列表)和map(映射)。
集合接口分为:Collection和Map,list、set实现了Collection接口。
下图可以反应出集合类的继承关系:
java集合类继承关系
常用的集合类有:HashMap、HashSet、ArrayList,HashTable由于性能原因在《Thinking in java》一书中已经不推荐使用了。

1、HashMap

首先来说一下HashMap。
1.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的非同步实现,允许使用null值和null键,但不保证映射的顺序。
2.底层使用数组实现,数组中每一项是个单向链表,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当链表长度大于一定阈值时,链表转换为红黑树,这样减少链表查询时间。
3.HashMap在底层将key-value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这个整体就是一个Node对象。HashMap底层采用一个Node[]数组来保存所有的key-value对,当需要存储一个Node对象时,会根据key的hash算法来决定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在根据equals方法决定其在该数组位置上的链表中的存储位置;当需要取出一个Node时,也会根据key的hash算法找到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再根据equals方法从该位置上的链表中取出该Node。
4.HashMap进行数组扩容需要重新计算扩容后每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很耗性能
采用了Fail-Fast机制,通过一个modCount值记录修改次数,对HashMap内容的修改都将增加这个值。迭代器初始化过程中会将这个值赋给迭代器的expectedModCount,在迭代过程中,判断modCount跟expectedModCount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就表示已经有其他线程修改了Map,马上抛出异常。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chengxiao/p/6059914.html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xiaoxi/p/5822209.html
参考:http://yikun.github.io/2015/04/01/Java-HashMap%E5%B7%A5%E4%BD%9C%E5%8E%9F%E7%90%86%E5%8F%8A%E5%AE%9E%E7%8E%B0/

2、HashSet

1.HashSet由哈希表(实际上是一个HashMap实例)支持,不保证set的迭代顺序,并允许使用null元素。
2.基于HashMap实现,API也是对HashMap的行为进行了封装,可参考HashMap。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chenssy/p/3621851.html

3、ArrayList

1.ArrayList是List接口的可变数组非同步实现,并允许包括null在内的所有元素。
2.底层使用数组实现
3.该集合是可变长度数组,数组扩容时,会将老数组中的元素重新拷贝一份到新的数组中,每次数组容量增长大约是其容量的1.5倍,这种操作的代价很高。
4.采用了Fail-Fast机制,面对并发的修改时,迭代器很快就会完全失败,而不是冒着在将来某个不确定时间发生任意不确定行为的风险
5.remove方法会让下标到数组末尾的元素向前移动一个单位,并把最后一位的值置空,方便GC。
参考:http://www.cnblogs.com/leesf456/p/5308358.html

4、LinkedList

1.LinkedList是List接口的双向链表非同步实现,并允许包括null在内的所有元素。
2.底层的数据结构是基于双向链表的,该数据结构我们称为节点。
3.双向链表节点对应的类Node的实例,Node中包含成员变量:prev,next,item。其中,prev是该节点的上一个节点,next是该节点的下一个节点,item是该节点所包含的值。
4.它的查找是分两半查找,先判断index是在链表的哪一半,然后再去对应区域查找,这样最多只要遍历链表的一半节点即可找到。
参考:http://www.cnblogs.com/ITtangtang/p/3948610.html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leesf456/p/5308843.html

5、 LinkedHashMap

1.LinkedHashMap继承于HashMap,底层使用哈希表和双向链表来保存所有元素,并且它是非同步,允许使用null值和null键。
2.基本操作与父类HashMap相似,通过重写HashMap相关方法,重新定义了数组中保存的元素Entry,来实现自己的链接列表特性。该Entry除了保存当前对象的引用外,还保存了其上一个元素before和下一个元素after的引用,从而构成了双向链接列表。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xiaoxi/p/6170590.html

6、 LinkedHashSet

1.对于LinkedHashSet而言,它继承与HashSet、又基于LinkedHashMap来实现的。LinkedHashSet底层使用LinkedHashMap来保存所有元素,它继承与HashSet,其所有的方法操作上又与HashSet相同。
参考:https://blog.youkuaiyun.com/zhaojie181711/article/details/80510129

7、 ConcurrentHashMap

前面的几种容器类都不是线程安全的,ConcurrentHashMap使用了锁分段技术来保证线程安全,在高并发的情况下,对吞吐率的提升非常明显。
1.ConcurrentHashMap允许多个修改操作并发进行,其关键在于使用了锁分离技术。
2.它使用了多个锁来控制对hash表的不同段进行的修改,每个段其实就是一个小的hashtable,它们有自己的锁。只要多个并发发生在不同的段上,它们就可以并发进行。
3.ConcurrentHashMap在底层将key-value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这个整体就是一个Entry对象。Hashtable4.底层采用一个Entry[]数组来保存所有的key-value对,当需要存储一个Entry对象时,会根据key的hash算法来决定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在根据equals方法决定其在该数组位置上的链表中的存储位置;当需要取出一个Entry时,也会根据key的hash算法找到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再根据equals方法从该位置上的链表中取出该Entry。
5.与HashMap不同的是,ConcurrentHashMap使用多个子Hash表,也就是段(Segment)
ConcurrentHashMap完全允许多个读操作并发进行,读操作并不需要加锁。如果使用传统的技术,如HashMap中的实现,如果允许可以在hash链的中间添加或删除元素,读操作不加锁将得到不一致的数据。
参考:http://www.importnew.com/28263.html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chengxiao/p/6842045.html

8、Que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1 Queue

Queue是java中实现队列的接口,它总共只有6个方法,我们一般只用其中3个就可以了。Queue的实现类有LinkedList和PriorityQueue。最常用的实现类是LinkedList。

压入元素(添加):add()、offer()
相同:未超出容量,从队尾压入元素,返回压入的那个元素。
区别:在超出容量时,add()方法会对抛出异常,offer()返回false

弹出元素(删除):remove()、poll()
相同:容量大于0的时候,删除并返回队头被删除的那个元素。
区别:在容量为0的时候,remove()会抛出异常,poll()返回false

获取队头元素(不删除):element()、peek()
相同:容量大于0的时候,都返回队头元素。但是不删除。
区别:容量为0的时候,element()会抛出异常,peek()返回null。

抛出异常返回特殊值
插入add(e)offer(e)
删除remove()poll()
检查element()peek()

8.2 Deque

双端队列,Double Ended Queue
Deque有两种用途

  • 基于数组实现的线性双向队列:ArrayDeque,常用于队列
  private static void usingAsQueue() {
        Deque<Integer> queue=new ArrayDeque<>();
        System.out.println("队列为空:"+queue.isEmpty());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queue.addLast(12);   //添加元素
        System.out.println("队列为空:"+queue.isEmpty());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System.out.println(queue.peekFirst());   //获取队列首部元素
        System.out.println(queue.pollFirst());   //获取并移除栈顶元素
        System.out.println("队列为空:"+queue.isEmpty());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
  • 基于链表实现的链式双向队列:LinkedList,常用于堆栈
private static void usingAsStack() {
        //作为栈使用
        Deque<Integer> stack=new LinkedList<>();
        System.out.println("栈为空:"+stack.isEmpty());   //判断栈是否为空
        stack.addFirst(12);
        System.out.println("栈为空:"+stack.isEmpty());   //判断栈是否为空
        System.out.println(stack.peekFirst());   //获取栈顶元素
        System.out.println(stack.pollFirst());   //获取并移除栈顶元素
        System.out.println("栈为空:"+stack.isEmpty());   //判断栈是否为空
}

注意:Java堆栈Stack类已经过时,Java官方推荐使用Deque替代Stack使用。Deque堆栈操作方法:push()、pop()、peek()。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