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BENCH 试用

linux环境


首先安装java环境

建议直接安装jdk,32或者64,看你linux的版本。

vdbench目录下  ./vdbench -t

host= 存储所在的主机的 ID。 lun= 原始磁盘、磁带或文件系统的名称。vdbench 也可为您创建一个磁盘。 threads= 对 SD 的最大并发 I/O 请求数量。默认为 8。 hitarea= 调整读取命中百分比的大小。默认为 1m。 openflags= 用于打开一个 lun 或一个文件的 flag_list。 WD:工作负载定义 wd= 标识工作负载的名称。 sd= 要使用的存储定义的 ID。 host= 要运行此工作负载的主机的 ID。默认设置为 localhost。 rdpct= 读取请求占请求总数的百分比。 rhpct= 读取命中百分比。默认设置为 0。 whpct= 写入命中百分比。默认设置为 0。 xfersize= 要传输的数据大小。默认设置为 4k。 seekpct= 随机寻道的百分比。可为随机值。 openflags= 用于打开一个 lun 或一个文件的 flag_list。 iorate= 此工作负载的固定 I/O 速率。 RD:运行定义 rd= 标识运行的名称。 wd= 用于此运行的工作负载的 ID。 iorate= (#,#,...) 一个或多个 I/O 速率。 curve:性能曲线(待定义)。 max:不受控制的工作负载。 elapsed= time:以秒为单位的运行持续时间。默认设置为 30。 interval:报告间隔序号 warmup= time:加热期,最终会被忽略。 distribution= I/O 请求的分布:指数、统一或确定性。 pause= 在下一次运行之前休眠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openflags= 用于打开一个 lun 或一个文件的 flag_list。 对于一个文件系统 对于一个文件系统,配置以下参数: HD:主机定义。与虚拟块设备相同。 FSD:文件系统定义 fsd= 标识文件系统定义的名称 anchor= 将在其中创建目录结构的目录 width= 要在定位符下创建的目录数 depth= 要在定位符下创建的级别数 files= 要在最低级别创建的文件数 sizes= (size,size,...) 将创建的文件大小 distribution= bottom(如果希望仅在最低级别创建文件)和 all(如果希望在所有目录中创建文件) openflags= 用于打开一个文件系统 (Solaris) 的 flag_list FWD:文件系统工作负载定义 fwd= 标识文件系统工作负载定义的名称。 fsd= 要使用的文件系统定义的 ID。 host= 要用于此工作负载的主机的 ID。 fileio= random 或 sequential,表示文件 I/O 将执行的方式。 fileselect= random 或 sequential,标识选择文件或目录的方式。 xfersizes= 数据传输(读取和写入操作)处理的数据大小。 operation= mkdir、rmdir、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getattr 和 setattr。选择要执行的单个文件操作。 rdpct= (仅)读取和写入操作的百分比。 threads= 此工作负载的并发线程数量。每个线程需要至少 1 个文件。 RD:运行定义 fwd= 要使用的文件系统工作负载定义的 ID。 fwdrate= 每秒执行的文件系统操作数量。 format= yes / no / only / restart / clean / directories。在开始运行之前要执行的操作。 operations= 覆盖 fwd 操作。选项相同。 运行之后的输出文件夹文件 每次运行后,vdbench 会创建一个包含以下文件的输出文件夹: errorlog.html 当为测试启用了数据验证时,它可包含一些数据块中的错误的相关信息: 无效的密钥读取 无效的 lba 读取(一个扇区的逻辑字节地址) 无效的 SD 或 FSD 名称读取 数据损坏,即使在使用错误的 lba 或密钥时 数据损坏 坏扇区
03-15
### VDBench 存储性能测试工具概述 VDBench 是一款强大的开源存储性能测试工具,能够模拟多种负载模式来评估不同类型的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该工具由 Oracle 开发并维护,在企业级环境中广泛应用于验证和优化 SAN、NAS 和 DAS 等各种形式的数据访问效率[^1]。 ### 安装与环境准备 为了确保 VDBench 测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建议按照官方文档中的指导进行安装部署以及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 下载最新版本的 VDBench 软件包; - 配置合适的操作系统参数以减少干扰因素影响最终结果; - 准备好待测目标设备及其连接方式; 这些步骤有助于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测试平台,从而获得更加贴近真实应用场景下的表现数据[^2]。 ### 创建配置文件 VDBench 的核心在于其灵活多变的工作负载定义机制——即通过编写特定格式的脚本来描述预期的操作行为。一份典型的配置文件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基本设置 ```ini hd=vdisk,seekpct=0,size=8g,direct=yes ``` 此行指定了虚拟磁盘名称 (`vdisk`) 及其他基本属性如寻道百分比(`seekpct`)设为零表示顺序操作,大小设定为 8GB 并启用直接 I/O 访问模式。 #### 工作负载描述 ```ini wd=workload1,fwdratio=70/30,numfiles=1,filesize=1g,threads=16 rd=run1,writesize=4k,readsize=4k,interval=5,time=600 ``` 这里定义了一个名为 `workload1` 的工作负载模型,其中设置了读取比例占总请求量的比例为 70%,而写入则占据剩余 30%;同时指定单线程处理的最大并发数为 16 条记录,并且每次传输的数据块尺寸均为 4KB。整个过程将持续运行十分钟 (600 秒),每隔五秒报告一次进度更新情况。 上述例子仅作为入门演示用途,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各项参数值以匹配不同的业务特点。 ### 执行测试计划 准备好所有前提条件之后就可以启动正式的 benchmark 过程了。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bash java -jar vdbench.jar -f myconfigfile.txt -o outputdir/ ``` 这条指令会调用 Java 解释器加载 VDBench 主程序,并传入预先编写的配置文件路径 `-f` 参数后面跟的是具体的 .txt 文件名,最后再给出输出目录的位置用于保存产生的日志信息和其他辅助材料。 ### 结果解读与分析 当一轮完整的跑分结束后,应当仔细审查所产生的报表内容,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理解当前系统的表现特征。特别需要注意的关键指标有吞吐率(Throughput)、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和服务质量(Qo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