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IDP2.0中调用平台服务

本文介绍MIDP2.0中的platformRequest()方法,该方法用于调用外部服务,如下载MIDlet套件或发起电话呼叫。文章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特定URL调用不同服务,并提供了在WTK2.1中配置和测试该功能的示例。

 在MIDP2.0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调用外部平台的服务,比如从网络开始下载和安装一个MIDlet套件、发起话音呼叫。如果你做了一个通信录,那么就可以直接调用电话服务来呼叫一个号码。在MIDP2.0中可以通过MIDlet.platformRequest()方法实现上面的功能。

        参考一下javax.microedition.midlet.MIDlet.platformRequest()的java doc,你可以发现他只有一个参数为String类型的URL,当你调用他的时候,他会把这个URL传递给应用管理软件。应用管理软件来判断这个参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相关的服务可以使用。如果服务可用并且需要MIDlet首先退出才能执行调用的服务的话,那么方法会返回一个boolean类型的true。如果服务并不存在的话会抛出ConnectionNotFoundExcepton。

        在MIDP2.0的规范中,定义了两种服务类型:
1:如果URL的指向是一个jar文件或者jad文件,例如http://www.j2medev.com/hello.jad,那么平台会启动一个正常的安装进程来安装。
2:如果URL是以tel:开始的,例如tel:01062289873,那么参数会传递给电话服务程序去发起一个话音呼叫,被呼叫方就是后面的电话号码。
设备制造商可以自由的实现其他的平台服务,例如调用web浏览器浏览网页等等。我们必须清楚这个方法并不是堵塞的方法。

        在WTK2.1中提供了对这个方法的支持,你只需要配置一下就可以了。假设你的WTK的安装目录为WTK_HOME,那么进入WTK_HOME/lib,编辑system.config文件,在里面加上一句:com.sun.midp.midlet.platformRequestCommand: "C:\Program Files\MYIE2\MyIE.exe"。注意一定要
把这句话写在一行内,不要换行。这样当我们把类似这样的URL,http://www.j2medev.com传给platformRequest()的时候,系统就会启动MyIE去打开www.j2medev.com的主页。由于我的手机不能支持MIDP2.0所以不能测试电话呼叫,MIDlet下载等平台服务,如果你的可以的话可以编写代码测试一下。下面是我编写的代码在模拟器中进行了测试,当用户按下invoke按钮的时候,MyIE正常打开http://www.j2medev.com

package com.j2medev.mingjava;

import javax.microedition.midlet.MIDlet;
import javax.microedition.midlet.MIDletStateChangeException;
import javax.microedition.io.Connection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x.microedition.lcdui.*;


public class PlatformTest extends MIDlet implements CommandListener
{
    private Display display;
    private Form mainForm;
    public static final Command getCommand = new Command("Invoke",Command.ITEM,1);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URL = "http://www.j2medev.com";
    
    protected void startApp() throws MIDletStateChangeException
    {
        
        display = Display.getDisplay(this);
        mainForm = new Form("Platform Test");
        mainForm.append("Click the button \"invoke\"");
        mainForm.addCommand(getCommand);
        mainForm.setCommandListener(this);
        display.setCurrent(mainForm);

    }


    protected void pauseApp()
    {
       

    }


    protected void destroyApp(boolean arg0) throws MIDletStateChangeException
    {
    }
   
    public void commandAction(Command cmd,Displayable disp)
    {
        if(cmd == getCommand)
        {
            try
            {
                boolean flag = platformRequest(URL);
                System.out.println(flag);
       
            }
            catch(Connection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采用PyQt5框架与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图书信息管理平台 本项目基于Python编程环境,结合PyQt5图形界面开发库,设计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图书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面向图书馆、书店等机构的日常运营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系统架构采用典型的三层设计模式,包含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持久化方案支持SQLite轻量级数据库与MySQL企业级数据库的双重配置选项,通过统一的数据库操作接口实现数据存取隔离。在数据建模方面,设计了包含图书基本信息、读者档案、借阅记录等核心数据实体,各实体间通过主外键约束建立关联关系。 核心功能模块包含六大子系统: 1. 图书编目管理:支持国际标准书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专业元数据的规范化著录,提供批量导入与单条录入两种数据采集方式 2. 库存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在架数量、借出状态、预约队列等流通指标,设置库存预警阈值自动提醒补货 3. 读者服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读者信用评价体系,记录借阅历史与违规行为,实施差异化借阅权限管理 4. 流通业务处理:涵盖借书登记、归还处理、续借申请、逾期计算等标准业务流程,支持射频识别技术设备集成 5. 统计报表生成:按日/月/年周期自动生成流通统计、热门图书排行、读者活跃度等多维度分析图表 6. 系统维护配置:提供用户权限分级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操作日志审计等管理功能 在技术实现层面,界面设计遵循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采用QSS样式表实现视觉定制化。通过信号槽机制实现前后端数据双向绑定,运用多线程处理技术保障界面响应流畅度。数据验证机制包含前端格式校验与后端业务规则双重保障,关键操作均设有二次确认流程。 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图书管理场景,通过可扩展的插件架构支持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合。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代码的可维护性,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组件设计,为后续功能迭代奠定技术基础。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基于SSM架构的学籍数据管理平台技术解析》 在当代数字化教育背景下,数据管理平台已成为教育机构运营的核心支撑。本系统以SSM技术组合为基础架构,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学籍信息处理体系,通过系统化的技术方案实现教育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与智能分析。以下从架构设计、技术实现与功能模块三个维度展开说明。 一、系统架构设计 该平台采用分层式架构设计,充分体现模块化与可维护性特征。Spring框架作为核心容器,通过依赖注入机制实现组件解耦;SpringMVC架构负责前端请求的路由与响应处理;MyBatis数据层框架则封装了数据库交互过程,通过映射配置简化SQL操作。三层架构协同工作,形成高内聚低耦合的技术体系。 二、技术实现要点 1. Spring容器:基于控制反转原则管理业务对象生命周期,结合面向切面编程实现事务控制与日志管理 2. SpringMVC模块:采用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范式,规范Web层开发流程,支持RESTful接口设计 3. MyBatis组件:通过XML配置实现对象关系映射,提供动态SQL生成机制,显著减少冗余编码 三、核心功能模块 1. 学籍信息维护:实现学员基本资料的增删改查操作,涵盖学籍编号、个人信息、所属院系等关键字段 2. 学业成绩管理:支持课程分数录入与批量处理,提供多维度统计分析功能 3. 教学组织管理:建立班级体系与学员关联关系,实现分级数据管理 4. 权限控制机制: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划分管理员、教职工、学员三级操作权限 5. 系统审计功能:完整记录用户操作轨迹,构建安全追踪体系 四、系统开发方法论 在项目生命周期中,采用结构化开发流程。前期通过需求调研确定系统边界,中期完成数据库范式设计与接口规范制定,后期采用迭代开发模式配合自动化测试,确保系统交付质量。 五、技术演进展望 当前系统虽未集成智能算法,但为未来升级预留了扩展接口。可预见的技术演进方向包括: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智能预警、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等深度应用场景。 综上所述,该平台通过SSM技术体系实现了教育管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既展示了现代软件开发范式的实践价值,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思路,充分体现了软件工程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