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机制的通俗理解

回调函数 与 回调机制

1.  什么是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callback Function),顾名思义,用于回调的函数。  回调函数只是一个功能片段,由用户按照回调函数调用约定来实现的一个函数。回调函数是一个工作流的一部分,由工作流来决定函数的调用(回调)时机。回调函数包含下面几个特性:

  •     属于工作流的一个部分;
  •     必须按照工作流指定的调用约定来申明(定义);
  •     他的调用时机由工作流决定,回调函数的实现者不能直接调用回调函数来实现工作流的功能;

 

2. 回调机制

    回调机制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型,他把工作流内的某个功能,按照约定的接口暴露给外部使用者,为外部使用者提供数据,或要求外部使用者提供数据。


     如上图所示,工作流提供了两个对外接口(获取参数、显示结果),以回调函数的形式实现。

  •  “获取参数”回调函数,需要工作流使用者设定工作流计算需要的参数。
  •  “显示结果”回调函数,提供计算结果给工作流使用者。


2.  回调机制应用

   使用回调机制,可以为工作流实现扩展。 可以把工作流中需要用户干预的,或需要提供给用户的数据以回调的模式提供给用户。而用户不需要知道整个工作的流程,只需知道回调函数的说明就可以使用工作流模块提供的功能,这对信息的隐藏也是有作用的。

3. 回调机制的实现形式

  •     回调函数
  •     虚拟函数
  •     事件





example: 以虚函数实现回调机制
class CWorkFlow
{
    void init()
    {
        _a = 0;
        _b = 0;
    }

    int _a;
    int _b;
public:

    void Start()
    {
         //  初始化
         init();
         // 调用处理数据
         Handle( a, b );
         // 报告结果
         Report( a, b );
    }

    virtual void Handle( int &a, int &b ) = 0;
    virtual void Report( int iRet) = 0;
};


class CMain :
    public CWorkFlow
{
public:
    void Handle( int &a, int &b )
    {
        a = a + b/2;
    }

    void Report( int iRet)
    {
        printf("iRet = %d/n", iRet);
    }
};

// application

int main()
{
    CMain main;
    main.Start();
}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向用户解释C++中的异步回调是什么意思。首先,我得回想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确保没有错误。异步回调涉及到异步编程和回调函数,这两个概念可能需要分开解释,然后再结合起来。 首先,回调函数是什么?回调是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在特定事件或条件发生时被调用。比如在事件处理、定时任务中常见。用户可能已经知道这点,但需要确认。 然后是异步操作。异步指的是任务开始后,程序无需等待其完成,可以继续执行后续代码。比如网络请求、文件读写,这些耗时操作如果同步执行会阻塞程序,异步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将两者结合,异步回调就是在异步操作完成后,自动调用预先设置的回调函数来处理结果。这样主线程不会被阻塞,提高了效率。但这里可能需要举例说明,比如使用std::async或者回调在IO完成后执行。 接下来要考虑C++中的具体实现方式。传统上可能有函数指针,但现在更常用的是std::function、lambda表达式,或者结合Promise和Future。比如std::async返回一个future,可以在之后获取结果,这算不算回调?或者更明确的例子,比如在某个库中,发起一个异步请求,然后传递一个回调函数,当请求完成时执行。 还需要提到事件循环或线程池的概念,因为异步回调通常依赖于这些机制来管理异步任务的执行和回调的触发。比如,主线程发起一个异步任务,任务在另一个线程执行,完成后通过事件循环通知主线程,并执行回调。 可能需要注意多线程环境下的安全问题,比如回调函数访问共享数据时需要同步机制,避免竞态条件。但用户的问题主要是理解含义,这部分可能属于进阶内容,可以简要提及。 用户可能需要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来帮助理解。比如使用std::thread模拟异步操作,完成后调用回调函数。或者使用C++11的lambda和std::async来展示。 总结结构应该是:先解释回调,再异步操作,然后结合两者,给出定义,再说明C++中的实现方式,可能举例,最后注意事项。确保语言通俗,避免过于技术化,让初学者也能理解。</think>以下是关于C++异步回调通俗解释: 1. **回调函数是什么?** - 相当于"留个电话号码",当某个操作完成后会自动拨打这个电话 - 例如:点外卖时留下联系方式,餐到后店员会主动联系你 2. **异步操作的本质:** - 类似"挂机等快递",发出请求后不干等快递员 - 程序继续执行后续代码,避免阻塞主流程 3. **异步回调的组合应用**: ```cpp // 伪代码示例 void fetchData(std::function<void(string)> callback) { std::thread([=]{ string result = /* 耗时网络请求 */; callback(result); // 完成后调用回调 }).detach(); } // 使用时: fetchData([](string data){ std::cout << "收到数据:" << data; }); std::cout << "继续执行其他任务..."; ``` 4. **典型实现方式**: - 传统方式:函数指针(较原始) - 现代方式:std::function + lambda(推荐) - 系统级API:I/O完成端口(IOCP)回调 - 框架支持:Boost.Asio的回调机制 5. **关键特性**: - 非阻塞执行:主线程持续响应 - 结果延迟处理:像网购后继续逛街,快递到了再拆包 - 线程安全性要求:回调可能在其他线程执行,需注意数据竞争 6. **应用场景**: - 网络通信(收发数据包) - 文件异步读写 - GUI事件处理 - 游戏引擎的资源加载 7. **注意事项**: - 生命周期管理:回调执行时对象可能已被销毁(可用shared_ptr) - 线程跳转:回调可能在任意线程触发 - 嵌套回调:避免形成"回调地狱",可用Promise链式调用优化 理解异步回调的关键是:它像现实生活中的"委托代办",我们把后续处理逻辑封装好交给系统,在事件发生时自动触发,从而实现高效的任务调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