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几年前,MySQL还是开源数据库领域公认的王者,但是随着NoSQL以82%的年复合增长率狂飙,MySQL在Web应用市场正面临被NoSQL淘汰的危险。
向NoSQL的迁移不但成为IT业发展趋势的一个注脚,还让人们领略了开源驱动的产业创新正如疾风骤雨般来临。
在Web应用领域,NoSQL对MySQL形成了明显的威胁,虽然很少有人更换现有应用的支撑台数据库,但是越来越多的新Web应用选择了NoSQL的道路。451 Research认为:“那些强调高可扩展性、性能和灵活性的新项目更多地采用了NoSQL数据库技术。”
MongoDB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他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json的bjson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Mongo最大的特点是他支持的查询语言非常强大,其语法有点类似于面向对象的查询语言,几乎可以实现类似关系数据库单表查询的绝大部分功能,而且还支持对数据建立索引。
它的特点是高性能、易部署、易使用,存储数据非常方便。主要功能特性有:
- 面向集合存储,易存储对象类型的数据。
- 模式自由。
- 支持动态查询。
- 支持完全索引,包含内部对象。
- 支持查询。
- 支持复制和故障恢复。
- 使用高效的二进制数据存储,包括大型对象(如视频等)。
- 自动处理碎片,以支持云计算层次的扩展性
- 支持RUBY,PYTHON,JAVA,C++,PHP等多种语言。
- 文件存储格式为BSON(一种JSON的扩展)
- 可通过网络访问
所谓“面向集合”(Collenction-Orented),意思是数据被分组存储在数据集中,被称为一个集合(Collenction)。每个 集合在数据库中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名,并且可以包含无限数目的文档。集合的概念类似关系型数据库(RDBMS)里的表(table),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定 义任何模式(schema)。
模式自由(schema-free),意味着对于存储在mongodb数据库中的文件,我们不需要知道它的任何结构定义。如果需要的话,你完全可以把不同结构的文件存储在同一个数据库里。
存储在集合中的文档,被存储为键-值对的形式。键用于唯一标识一个文档,为字符串类型,而值则可以是各中复杂的文件类型。我们称这种存储形式为BSON(Binary Serialized dOcument Format)。
MongoDB服务端可运行在Linux、Windows或OS X平台,支持32位和64位应用,默认端口为27017。推荐运行在64位平台,因为MongoDB
在32位模式运行时支持的最大文件尺寸为2GB。
MongoDB把数据存储在文件中(默认路径为:/data/db),为提高效率使用内存映射文件进行管理
MongoDB的主要目标是在键/值存储方式(提供了高性能和高度伸缩性)以及传统的RDBMS系统 (丰富的功能)架起一座桥梁,集两者的优势于一 身。根据官方网站的描述,Mongo 适合用于以下场景:
1、网站数据:Mongo非常适合实时的插入,更新与查询,并具备网站实时数据存储所需的复制及高度伸缩性。
2、缓存 :由于性能很高,Mongo也适合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缓存层。在系统重启之后,由Mongo搭建的持久化缓存层可以避免下层的数据源 过载。
3、大尺寸,低价值的数据: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一些数据时可能会比较昂贵,在此之前,很 多时候程序员往往会选择传统的文件 进行存储。
4、高伸缩性的场景:Mongo非常适合由数十或数百台服务器组成的数据库。Mongo的路线图中已经包含对MapReduce引擎的内置支 持。
5、用于 对象及JSON数据的存储:Mongo的BSON数据格式非常适合文档化格式的存储 及查询。
自然,MongoDB的使用也会有一些限制,例如它不适合:
1、高度事务性的系统:例如银行或会计系统。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目前还是更适用于需要大量原子性复杂事务的应用 程序。
2、传统的商业智能应用:针对特定问题的BI数据库会对产生高度优化的查询方式。对于此类应用,数据仓库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3、需要SQL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