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 消息队列(MQ)是什么
消息队列,即MQ,Message Queue,是一种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通信方法。应用程序通过读取和写出队列中的消息来进行通信,而无需专用连接来链接。
消息队列是典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生产者不断向消息队列中生产消息,消费者不断的从队列中获取消息。因为消息的生产和消费都是异步的,而且只关心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没有业务逻辑的侵入,这样就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解耦。
1.1 实现MQ的两种方式——AMQP/JMS
MQ是消息通信的模型,并发具体实现。现在实现MQ的有两种主流方式:AMQP、JMS
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 JMS是定义了统一的接口,来对消息操作进行统一;AMQP是通过规定协议来统一数据交互的格式
- JMS限定了必须使用Java语言;AMQP只是协议,不规定实现方式,因此是跨语言的。
- JMS规定了两种消息模型;而AMQP的消息模型更加丰富
常见的MQ产品:
- ActiveMQ:基于JMS
- RabbitMQ:基于AMQP协议,erlang语言(一种通用的面向并发的编程语言)开发,稳定性好
- RocketMQ:基于JMS,阿里巴巴产品,目前交由Apache基金会
- Kafka:分布式消息系统,高吞吐量
1.2 RabbitMQ
RabbitMQ是基于AMQP的一款消息管理系统。一个消息的代理者(Message Broker):它接收消息并且传递消息。
你可以认为它是一个邮局:当你投递邮件到一个邮箱,你很肯定邮递员会终究会将邮件递交给你的收件人。与此类似,RabbitMQ 可以是一个邮箱、邮局、同时还有邮递员。
不同之处在于:RabbitMQ不是传递纸质邮件,而是二进制的数据
官方教程:http://www.rabbitmq.com/getstarted.html
2 五种消息模型
2.1 基本消息模型
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我们自己来写,本质上RabbitMQ就是上图红色的那部分,存储消息的队列。
在上图的模型中,有以下概念:
- P:生产者,也就是要发送消息的程序
- C:消费者:消息的接受者,会一直等待消息到来。
- queue:消息队列,图中红色部分。类似一个邮箱,可以缓存消息;生产者向其中投递消息,消费者从其中取出消息。
demo:
连接工具类:
public class ConnectionUtil {
/**
* 建立与RabbitMQ的连接
* @return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throws Exception {
//定义连接工厂
ConnectionFactory factory = new ConnectionFactory();
//设置服务地址
factory.setHost("192.168.56.101");
//端口
factory.setPort(5672);
//设置账号信息,用户名、密码、vhost
factory.setVirtualHost("/leyou");
factory.setUsername("leyou");
factory.setPassword("leyou");
// 通过工程获取连接
Connection connection = factory.newConnection();
return connection;
}
}
生产者发送消息:
public class Send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simple_que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 从连接中创建通道,使用通道才能完成消息相关的操作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创建)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 消息内容
String message = "Hello World!";
// 向指定的队列中发送消息
channel.basicPublish("", QUEUE_NAME, null, message.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 [x] Sent '" + message + "'");
//关闭通道和连接
channel.close();
connection.close();
}
}
消费者获取消息
public class Recv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QUEUE_NAME = "simple_que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到连接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 创建通道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声明队列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NAME, false, false, false, null);
// 定义队列的消费者
DefaultConsumer consumer = new DefaultConsumer(channel) {
// 获取消息,并且处理,这个方法类似事件监听,如果有消息的时候,会被自动调用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Delivery(String consumerTag, Envelope envelope, BasicProperties properties,
byte[] body) throws IOException {
// body 即消息体
String msg = new String(body);
System.out.println(" [x] received : " + msg + "!");
}
};
// 监听队列,第二个参数:是否自动进行消息确认。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true, consumer);
}
}
2.1.1 如何避免消息的丢失
当生产者发送出去消息,消费者接收到消息,但是刚接受消息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就宕机了,但是此时队列中的消息已经被删除了,这显然造成了消息的丢失,如何避免消息的丢失呢?
这就要通过 消息确认机制(Acknowlege) 来实现了。当消费者获取消息后,会向RabbitMQ发送回执ACK,告知消息已经被接收。不过这种回执ACK分两种情况:
- 自动ACK:消息一旦被接收,消费者自动发送ACK
- 手动ACK:消息接收后,不会发送ACK,需要手动调用
大家觉得哪种更好呢?
这需要看消息的重要性:
- 如果消息不太重要,丢失也没有影响,那么自动ACK会比较方便
- 如果消息非常重要,不容丢失。那么最好在消费完成后手动ACK,否则接收消息后就自动ACK,RabbitMQ就会把消息从队列中删除。如果此时消费者宕机,那么消息就丢失了。
我们之前的测试都是自动ACK的,如果要手动ACK,需要改动我们的代码:
// 监听队列,第二个参数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