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锁问题—事务隔离级别
一、mysql锁概述
相对其他数据库而言,MySql的锁机制比较简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同的存储引擎支持不同的锁机制。
二、InnoDB锁问题
InnoDB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是支持事务(TRANSACTION),二是采用了行级锁。
所以我们先来引申一下事务和事务隔离级别的知识。
1.1 事务以及ACID属性
事务是由一组SQL语句组成的逻辑处理单元,事务具有一下4个属性,通常称为事务的ACID属性。
-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单元,其对数据的修改,要么全都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
- 一致性(Consistent):在事务开始和完成时,数据都必须保持一致状态。这意味着所有相关的数据规则都必须应用于事务的修改,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事务结束时,所有事务内部数据结构(如B树索引或双向链表)也都必须是正确的
- 隔离性(Isolation):数据库系统提供一定的隔离机制,保证事务在不受外部并发操作影响的“独立”坏境执行。意味着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对外部是不可见的,反之亦然。
- 持久性(Durable):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数据的修改是永久性的,即使出现系统故障也能够保持
1.2 并发事务处理带来的问题
并发事务处理带来的一些问题:
1.3 事务隔离级别
并发事务处理带来的问题中,“更新丢失” 通常是应该完全避免的,单防止更新丢失,并不能单靠数据库事务控制器来解决,需要应用程序对要更新的数据加必要的锁来解决,因此,防止更新丢失应该是应用的责任。
“脏读”、“不可重复读” 和 “幻读”,其实都是数据库读一致性问题,必须有数据库提供一定的事务隔离机制来解决。数据库实现事务隔离的方式,基本分为以下两种:
- 在读数据前,对其加锁,阻止其他事务对数据进行修改
- 不加任何锁,通过一定的机制生成一个数据请求时间点的一致性数据快照,并用这个快照来提供一定级别(语句级或事务级)的一致性读取。从用户角度看,好像是数据库可以提供同一数据的多个版本,因此,这种技术叫做数据多版本并发控制,简称MVCC或MCC
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越严格,并发副作用越小,但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因为事务隔离实质上就是使事务在一定程度上“串行化” 进行,这显然与 “并发” 是矛盾的。
为了解决隔离和并大的矛盾,IOS SQL92规定了4个隔离级别。(隔离==串行)
mysql默认的级别是可重复读。
详解参考链接:
[link]https://www.jb51.net/article/116477.htm
[link]https://www.cnblogs.com/hebao0514/p/549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