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概念
1.1 什么是JDBC
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是一种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 API,可以为多种关系数据库提供统一访问,它由一组用Java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组成。JDBC提供了一种基准,据此可以构建更高级的工具和接口,使数据库开发人员能够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
自己理解:就是定义的一种操作数据库的规范。
1.2 数据库驱动
我们安装好数据库之后,我们的应用程序也是不能直接使用数据库的,必须要通过相应的数据库驱动程序,通过驱动程序去和数据库打交道。其实也就是数据库厂商的JDBC接口实现,即对Connection等接口的实现类的jar文件。
1.3 JDBC执行流程
jdbc执行流程时序图
JDBC流程:
第一步:加载Driver类,注册数据库驱动;
第二步:通过DriverManager,使用url,用户名和密码建立连接(Connection);
第三步:通过Connection,使用sql语句打开Statement对象;
第四步:执行语句,将结果返回resultSet;
第五步:对结果resultSet进行处理;
第六步:倒叙释放资源resultSet-》preparedStatement-》connection。
代码mock如下:
/**
* 如果你要使用我的代码,在此之前请在mysql创建jdbc_test数据库,并建立student表,两个字段,name和age
*/
public class JDBCTest {
/**
* 数据库相关参数
*/
//这是驱动名称,此例子中我们加载的是mysql的驱动,在之前需要导入mysql的驱动jar包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JDBC_DRIVER = "com.mysql.jdbc.Driver";
//连接数据库的url,各个数据库厂商不一样,此处为mysql的;后面是创建的数据库名称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JDBC_URL = "jdbc:mysql://localhost:3306/jdbc_test";
//连接数据库所需账户名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JDBC_USERNAME = "root";
//用户名对应的密码,我的mysql密码是123456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JDBC_PASSWORD ="12345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udent> students = new ArrayList<Student>();
Connection connection = null;
PreparedStatement preparedStatement = null;
ResultSet resultSet = null;
try {
//第一步:加载Driver类,注册数据库驱动
Class.forName(JDBC_DRIVER);
//第二步:通过DriverManager,使用url,用户名和密码建立连接(Connection)
connecti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_URL, JDBC_USERNAME, JDBC_PASSWORD);
//第三步:通过Connection,使用sql语句打开Statement对象;
prepared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 =?");
//传入参数,之所以这样是为了防止sql注入
preparedStatement.setInt(1, 18);
//第四步:执行语句,将结果返回resultSet
resultSet = preparedStatement.executeQuery();
//第五步:对结果进行处理
while (resultSet.next()){
String name = resultSet.getString("name");
int age = resultSet.getInt("age");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Age(age);
student.setName(name);
students.add(student);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
//第六步:倒叙释放资源resultSet-》preparedStatement-》connection
try {
if (resultSet!=null && !resultSet.isClosed()){
resultSet.close();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try {
if(preparedStatement!=null &&
!preparedStatement.isClosed()){
preparedStatement.close();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try {
if(connection!=null && connection.isClosed()){
connection.close();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for (Student student:students
)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Name()+"="+student.getAge());
}
}
}
二、 连接池:
数据库连接是一种关键的有限的昂贵的资源,这一点在多用户的网页应用程序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对数据库连接的管理能显著影响到整个应用程序的伸缩性和健壮性,影响到程序的性能指标.数据库连接池正式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来的.
数据库连接池负责分配,管理和释放数据库连接,它允许应用程序重复使用一个现有的数据库连接,而不是重新建立一个。(和线程池原理相似)
用户使用连接池流程如下图所示:
1.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时将创建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放到连接池中, 这些数据库连接的数量是由最小数据库连接数来设定的.无论这些数据库连接是否被使用,连接池都将一直保证至少拥有这么多的连接数量.
2.连接池的最大数据库连接数量限定了这个连接池能占有的最大连接数,当应用程序向连接池请求的连接数超过最大连接数量时,这些请求将被加入到等待队列中.
数据库连接池的最小连接数和最大连接数的设置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最小连接数:是连接池一直保持的数据库连接,所以如果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连接的使用量不大,将会有大量的数据库连接资源被浪费.
最大连接数:是连接池能申请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数据库连接请求超过次数,后面的数据库连接请求将被加入到等待队列中,这会影响以后的数据库操作。
如果最小连接数与最大连接数相差很大:那么最先连接请求将会获利,之后超过最小连接数量的连接请求等价于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不过,这些大于最小连接数的数据库连接在使用完不会马上被释放,他将被放到连接池中等待重复使用或是空间超时后被释放.
参考资料
1.javaweb学习总结(三十九)——数据库连接池https://www.cnblogs.com/xdp-gacl/p/4002804.html
2.JDBC详解系列(一)之流程https://www.cnblogs.com/zhaoxinshanwei/p/918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