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编程思想翻译的“常量折叠”,迷惑了很多人,其实就是一种编译优化技术。
编译器进行语法分析的时候,将常量表达式计算求值,并用求得的值来替换表达式,放入常量表。可以算作一种编译优化。
例如:
for (int i=0; i<200*800*700; i++)
{
//循环体
}
这个循环的条件(i<200*800*700)是一个表达式,如果放到判断时再求值那么200*800*700这个计算将被进行112000000次。如果编译器在语法分析阶段进行常量合并,该循环将变成这样:
for (int i=0; i<112000000; i++)
{
//循环体
}
执行时候无需进行200*800*700的计算了。
原文链接:http://hi.baidu.com/american%CC%F0%B3%C8/blog/item/345d36507bc88a2d43a75b3e.html
下面这个程序也是类似的原理:
const int i = 3;
int *pi = const_cast<int *>(&i);
*pi = 5;
cout << i << endl;
cout << *pi << endl;
输出结果为3和5,而&i和pi的值相同,并且它们所对应内存地址中的值都为5,不要奇怪,因为在编译器进行词法分析的时候,已经将常量i的值放入常量表中了,输出时输出的是常量表中对应的值。而在运行阶段,它的内存里存的东西确实改变了,但这并不影响常量表中对应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