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多态性(一)

  1. 概念
    多态性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接口,多种方法”,程序在运行时才决定调用的函数,它是面向对象编程领域的核心概念。

  2. 实现方法
    C++多态性是通过虚函数来实现的,虚函数允许子类重新定义成员函数,而子类重新定义父类的做法称为覆盖,或者称为重写(重写成员函数和重写虚函数,只有重写虚函数才能体现C++多态性)。

  3. 多态的作用
    封装可以使得代码模块化,继承可以扩展已存在的代码,而多态的目的是为了接口重用。也就是说,不论传递过来的究竟是哪个类的对象,函数都能够通过同一个接口调用到适应各自对象的实现方法。

  4. 多态的常见用法
    声明基类的指针,利用该指针指向任意一个派生类对象,调用相应的虚函数,可以根据指向的子类的不同而实现不同的方法。
    如果没有使用虚函数的话,即没有利用C++多态性,在利用基类指针调用相应的函数的时候,将总被限制在基类函数本身,而无法调用到子类中被重写过的函数。因为没有多态性,函数调用的地址将是一定的,而固定的地址将始终调用到同一个函数,这就无法实现“一个接口,多种方法”的目的了。

  5. 多态和非多态区别
    函数地址是早绑定还是晚绑定。
    早绑定:如果函数的调用在编译器编译期间就可以确定函数的调用地址,并生产代码,则属于静态的,属于早绑定。
    晚绑定:如果函数的调用地址不能在编译期间确定,需要在运行时才确定,就属于晚绑定。

  6. 例子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1{
public:
    virtual void display() const;
};

void Base1::display() const {
    cout << "Base1::display()" << endl;
}

class Base2 :public Base1 {
public:
    void display() const;

};

void Base2::display() const {
    cout << "Base2::display()" << endl;
}

class Derived :public Base2 {
public:
    void display() const;
};

void Derived::display() const {
    cout << "Derived::display()" << endl;
}

void fun(Base1 *ptr)
{
    ptr->display();
}

void main()
{
    Base1 base1;
    Base2 base2;
    Derived derived;
    fun(&base1);
    fun(&base2);
    fun(&derived);
}

备注:本文是参考清华大学郑艳教授C++课程总结,在此表达对郑艳教授感谢之情。后续会继续完善学习资料的总结,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交流成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